小重山(其二)

椽烛乘珠清漏长。醉痕衫袖湿,有馀香。

红牙双捧旋排行。将歌处,相向更催妆。

明月映东墙。海棠花径密,迸流光。

迟留春笋缓催汤。兰堂静,人已候虚廊。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翻译

蜡烛在屋梁上闪烁,夜深如明珠般明亮。酒后的痕迹沾湿了衣袖,还残留着香气。
红牙乐器奏出旋律,舞者们依次排列。在唱歌的时刻,相互对视,又催促着妆容。
明亮的月光照亮东墙,海棠花丛中光影斑驳,流淌着月光。
春天的脚步慢了下来,煮茶的水温也相应推迟。在幽静的兰堂中,人们已在空廊等待。

注释

椽烛:屋梁上的蜡烛。
清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象征时间流逝。
醉痕:酒后留下的痕迹。
兰堂:精致的厅堂,常指富贵人家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景象,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述,展现了当时豪华的氛围和主人对时间流逝的珍惜。开篇“椽烛乘珠清漏长”一句,以富丽的烛光和滴答作响的水漏刻画出夜深人静的环境,也隐含着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序感。

接着,“醉痕衫袖湿,有馀香”两句,通过主人酒后的形态和衣衫上的酒香,展现了宴会上饮酒作乐的情景。这里的“馀香”不仅是对味觉的享受,也象征着欢愉时光的留恋。

随后,“红牙双捧旋排行”一句,以红牙筷子的精致和食物的丰盛,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奢华。这里的“旋排行”可能暗示了宾客之间亲昵有加的交往。

诗人在“将歌处,相向更催妆”两句中,通过主人在即将高声歌唱时对化妆速度的催促,表现出了宴会上人们对时间的珍视,以及为了保持欢乐气氛而不肯放过每一刻。

“明月映东墙”一句,则是宴会结束后夜深人静的景象。这里的“明月”和“东墙”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形成了与前文奢华气氛的对比,彰显出宴会过后的宁静。

至于“海棠花径密,迸流光”两句,则是对宴会后庭院景色的描绘。海棠花的密布和迸发出的光芒,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美好的背景,也映衬出了主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迟留春笋缓催汤”一句,通过主人对春日里新鲜蔬菜的珍惜,以及对汤药(可能是宴会后的醒酒汤)速度的调控,表现出了对时间流逝的不舍和生活细节的关注。

全诗以豪华的宴会场景为背景,通过对光影、香气、味觉等感官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95)

王安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玉楼春.送耿太尉赴阙

尧天雨露承新诏。珂马风生趋急召。

玉符曾将虎牙军,金殿还升龙尾道。

征西镇北功成早。仗钺登坛今未老。

樽前休更说燕然,且听阳关三叠了。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水龙吟.游御河并过压沙寺作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

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

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

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

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

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哨遍.北山移文

世有达人,潇洒出尘,招隐青霄际。终始追。

游览老山栖。藐千金、轻脱如屣。

彼假容江皋,滥巾云岳,缨情好爵欺松桂。

观向释谈空,寻真讲道,巢由何足相拟。

待诏书来起便驺驰。席次早焚烈芰荷衣。

敲朴喧喧,牒诉匆匆,抗颜自喜。

嗟明月高霞,石径幽绝谁回睇。

空怅猿惊处,凄凉孤鹤嘹唳。任列壑争讥。

众蜂竦诮,林惭涧愧移星岁。

方浪枻神京,腾装魏阙,徘徊经过留憩。

致草堂灵怒蒋侯麾。扃岫幌、驱烟勒新移。

忍丹崖碧岭重滓。鸣湍声断深谷,逋客归何计。

信知一逐浮荣,便丧素守,身成俗士。

伯鸾家有孟光妻。岂逡巡、眷恋名利。

形式: 词牌: 哨遍

失调名

笑时眼迷青意贴,行时鞋露绣旁相。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