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即事(其二)

当时尝爱酒,此夕更登楼。

月有十分好,人无一点愁。

云山开宿雾,灯火近清秋。

何事太孤绝,前身是楚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过去我常常喜欢饮酒,今夜又登上高楼。
月亮如此明亮,人却没有任何忧愁。
云雾散去,露出远方的山峦,灯火闪烁在清凉的秋夜。
为何我如此孤独,难道前世曾是被囚禁的楚人?

注释

当时:从前。
尝:曾经。
爱:喜好。
酒:饮酒。
此夕:今夜。
更:又。
登楼:登上高楼。
月:月亮。
十分好:非常明亮。
人:人。
点:丝毫。
愁:忧愁。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川。
开:散去。
宿雾:夜晚的雾气。
灯火:灯火。
清秋:清凉的秋天。
何事:为何。
太:过于。
孤绝:孤独绝世。
前身:前世。
楚囚:古代楚国的囚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月色十分美好之夜,登上高楼,心境自在的景象。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忘却忧愁的情怀。

“当时尝爱酒,此夕更登楼”表明诗人此刻依旧喜爱饮酒,并且选择了这个美好的夜晚再次攀登高楼,寻找那份心灵的自由和放纵。这里不仅是对酒的喜爱,也映射出诗人向往超脱世俗束缚的心境。

“月有十分好,人无一点愁”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月色极佳的夜晚,诗人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安详,没有任何烦恼和忧愁,这份宁静是如此纯粹,以至于连一点都不复存在。

“云山开宿雾,灯火近清秋”这一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云山之中,宿雾渐渐散去,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新的气氛。而“灯火近清秋”则使人联想到那份温暖与明亮,在深秋的夜晚,灯光不仅照亮了诗人的住所,也照亮了他的心房。

最后两句“何事太孤绝,前身是楚囚”则似乎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和悲凉的情绪。诗人在美好之中感受到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自己过去一生(前身)遭遇不幸(楚囚)的回忆,使得这首诗结尾处带有一丝沉郁。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篇,通过对夜晚美好景致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以及在这种心境中所产生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25)

杜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其事迹见于《续资治通鉴》卷一六四

  • 字:子野
  • 号:小山
  • 籍贯: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225

相关古诗词

小山即事(其一)

一閒殊足乐,物物入吾诗。

雨过苔逾碧,风来竹屡攲。

日长思睡急,磨老出茶迟。

近得边头信,今当六月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紫芝宿双岭

本作翠岩游,反成双岭留。

云深山易晚,雨过寺如秋。

野水连青竹,残僧半白头。

上方成共宿,剧语到元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同紫芝游西山

几番江上凭栏久,今在西山山里行。

天遣得随三客后,春来无此一朝晴。

方穿藤蔓寻源去,忽见烟霏趁步生。

幽鸟向人作清哢,似应知我有诗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朱令招作社献

閒官得趁宰官行,农务村村早办耕。

燕子知时还记旧,社公合雨却成晴。

登坛饮福虽无称,割肉怀归似有情。

宿露尽披山历历,卖花人起欲天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