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赋得清秋落叶》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描绘了秋日落叶的景象与情感。
首先,“白帝乘秋秉素蜺”,以“白帝”象征秋季,用“素蜺”(白色云霓)渲染出秋天的纯净与高洁,展现出秋季的宁静之美。
接着,“青娥挟露弄风威”,将秋夜的露珠比作“青娥”,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神秘。
“荣枯不敢违天意,摇落偏当寄客衣。”这两句表达了自然界的荣枯更迭是顺应天意的,即使叶子凋零,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寄托在旅人的衣裳上,暗示着季节变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大漠霜凄随角散,孤城月白伴砧飞。”描绘了边塞的景象,霜冷大漠,号角声中,月光下的孤城,砧声回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体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孤独。
最后,“镜中不久繁桃李,愁杀秦川织锦机。”以“镜中”比喻时光的短暂,繁花似锦的桃李终将凋谢,让秦川的织锦机(可能象征着劳作或艺术创作)感到愁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日落叶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