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
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吊沅湘。
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
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意境。开篇"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两句,通过对古时楚地偏远潮湿和鸣叫的鸟类栖息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文明遗址的感慨。这里的"鵩"是一种栖息在废墟中的鸟类,以此象征着人去屋空的凄凉景象。
接着"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吊沅湘"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汉室兴衰历史的关切。虽然手中持有长卷史书,但对于已逝的辉煌,只能徒增悲哀。
在"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古井旁秋草萋萋,以及树叶稀疏透过的夕阳光线,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氛围。
最后"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两句,则是诗人劝诫行人不要对眼前的景象发出太多的叹息,因为即便是昔日辉煌的咸阳宫殿,如今也同样充满了凄凉与荒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文明的无限留恋。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一谪长沙地,三年叹逐臣。
上书忧汉室,作赋吊灵均。
旧宅秋荒草,西风客荐蘋。
凄凉回首处,不见洛阳人。
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
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
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
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
出门逢故友,衣服满尘埃。
岁月不可问,山川何处来。
绮城容弊宅,散职寄灵台。
自此留君醉,相欢得几回。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
谢礼诚难荅,裁诗岂易酬。
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
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