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子

投老寻三窟,传家只一经。

呼儿亲料理,开卷熟叮咛。

我已头居白,谁堪芥拾青。

颇怀兰与玉,长忆谢家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年老时寻找多个退路,家业传承只有一部经典。
唤来孩子亲手打理,打开书卷反复叮嘱。
我已满头白发,谁能再捡起青春的微尘。
心中怀念兰花和美玉,常常想起谢氏家族的温馨。

注释

投老:年老时。
三窟:三个退路或避难之处。
传家:家族传承。
一经:一部经典书籍。
呼儿:呼唤孩子。
料理:打理。
开卷:打开书卷。
叮咛:反复叮嘱。
头居白:满头白发。
芥拾青:捡起青春的微尘,比喻青春不再。
颇怀:深深怀念。
兰与玉:兰花和美玉,象征高洁品质。
谢家庭:谢氏家族,可能指有良好家风的家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训子》,表达了诗人晚年对子孙的教诲和期望。首句“投老寻三窟”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但仍希望为后代寻找多条生存之路;“传家只一经”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家族的传承主要依靠经书学问。接下来,“呼儿亲料理,开卷熟叮咛”描绘出诗人亲自指导孩子读书学习的场景,体现出他对子女学业的严谨态度和深切关怀。

“我已头居白”暗示诗人已步入老年,而“谁堪芥拾青”则表达了对后辈能否继承家业、保持清白操守的担忧。最后两句“颇怀兰与玉,长忆谢家庭”,以兰花和美玉比喻品行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良好家风的坚守和对谢氏家族(可能是指历史上有良好家教的家族)的仰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言,既有对子孙的殷切期望,也有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展现了诗人作为长辈的智慧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628)

袁说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会文堂

束带峨冠集会文,郡侯著语到诸君。

平居讲习须朋友,退食工夫在典坟。

士学何先先尚志,书生务业业惟勤。

鹍鹏他日扶摇上,共致云霄庆策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会新第进士和陈振享韵

梧桐风细月将楼,犹得公馀款俊游。

喜入芳樽凉彻夜,风生绮席气横秋。

两魁前躅高三辅,八隽飞觞照一州。

屈指吴门多盛事,眼看勋业佐宸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兴化吴宰商卿来书

百里报消息,一缄劳寄驰。

但知怀旧切,犹恨得书迟。

儒者可言政,怀邦当易为。

问君安否外,别后几篇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赋

飘然击楫问中流,仗节观风十四州。

见说九重天语好,不妨万里蜀山游。

大书竞照光山色,好句应题滟滪头。

稍办澄清早归去,周南宁复叹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