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薄宦边城里,经年无客过。
一川平地少,四面乱山多。
野色连秋塞,边声入暮河。
旧貂寒更薄,飘寄欲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边城的荒凉与寂寥。首联“薄宦边城里,经年无客过”点明了诗人身处边疆,官职微薄,多年未见访客,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颔联“一川平地少,四面乱山多”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边城周围环境的险峻与荒凉,一片平地稀少,四周却遍布崎岖的山脉。颈联“野色连秋塞,边声入暮河”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景象,秋天的景色与边塞相连,傍晚时分,边地特有的声音传入河流之中,营造出一种苍茫而悲壮的氛围。尾联“旧貂寒更薄,飘寄欲如何”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旧貂(一种珍贵的皮衣)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单薄,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让诗人不禁思考自己的未来,情感深沉而复杂。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不详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树霭连山郭,林烟接塞垣。
断崖悬屋势,涨水没沙痕。
烽火云间戍,牛羊岭外村。
太平闲檄手,文字付清樽。
岁晏寒无那,夜深清欲饥。
竹风惊梦断,雪意听窗知。
稍稍鹊翻树,萧萧人语篱。
虚明满吾室,何许月来时。
春水三山渡,斜阳八字堤。
河淤树身短,沙截草痕齐。
地纳黄流大,天衔浚泽低。
故人不我见,愁思使人迷。
蔼蔼西陵树,萧条歌吹声。
客愁连断雁,地古更荒城。
山色娇新雨,河流怒不平。
浮云台上起,不尽古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