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亭

三载西湖阻胜游,颍亭联喜散羁愁。

九山西络烟霞去,一水南吞涧壑流。

宾主唱酬空翠琰,干戈横绝自沧洲。

匆匆匹马从军去,惭愧烟波万里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颍亭》是金代诗人王渥所作,通过描绘颍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联“三载西湖阻胜游,颍亭联喜散羁愁”中,“三载西湖阻胜游”描述了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游览西湖的遗憾,而“颍亭联喜散羁愁”则是在颍亭这个地方,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同欢笑,心中的忧愁得以释放。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在颍亭相聚时的喜悦与轻松。

颔联“九山西络烟霞去,一水南吞涧壑流”描绘了颍亭周围壮丽的山川景象。九山云雾缭绕,烟霞飘渺,仿佛仙境;一条大河向南流淌,吞没了山谷间的溪流,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

颈联“宾主唱酬空翠琰,干戈横绝自沧洲”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宾主之间的唱和应答,如同翠玉般的美好,然而,战争的阴影却横亘在远方,使得这份宁静与和谐显得格外珍贵。这里,诗人以自然之美反衬出人类社会中的残酷与无奈。

尾联“匆匆匹马从军去,惭愧烟波万里鸥”则是诗人即将离开颍亭,投身军旅生涯的感慨。他骑着马匆匆离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当前宁静生活的留恋。最后一句“惭愧烟波万里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得不离开这美丽之地,去面对未知挑战的内疚和愧疚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在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挣扎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14)

王渥(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正大七年(1230),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

  • 字:仲泽
  • 籍贯:太原(今属山西)
  • 生卒年:?-1232

相关古诗词

有寄

十年铁马暗京华,客子飘零处处家。

征雁久疏河朔信,小梅重见汝南花。

栖栖活计依檐雀,冉冉年光赴壑蛇。

旧雨故人应念我,不来联句夜煎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京父

忆昔相从在寝丘,城南城北纵欢游。

杏花联句香随马,野水添杯浪拍舟。

邂逅又成三月别,飘零合负一春愁。

汝阳淮甸经行遍,应有新诗为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餐秀轩

秋风几日摇霜樾,秋色南山两奇绝。

野人窗户终日开,要看千秋秦岭雪。

层崖深谷相吐吞,落日白鹿东南奔。

野花双塔古兰若,楼观缥缈烟霞昏。

玉山生玉人不识,草木四时空好色。

辋川旧与蓝桥通,细水至今流石室。

一川黄叶长安秋,望望不见令人愁。

书生不是济时具,收得閒身成此游。

主人开筵留客醉,山雨多情湿征袂。

明朝骑马上七盘,回首山家但空翠。

形式: 古风

游蓝田

甲申之秋月建戍,我行商岭正落木。

山英似与行子期,拨雾披云到山腹。

古潭千丈照锦峰,下有蛰龙上栖鹄。

高风吹雪已多时,熊耳双尖寒欲缩。

新乘一水出龙涡,惊见千峰遮木槲。

南山秀拔北山雄,剑戟森然对群玉。

崎岖直过蓝田西,始见商山真面目。

悟真峡口忽中断,天末修眉画浓绿。

此峡何年得此名,曾有金仙搆华屋。

西岩石室悬细水,万斛琼珠输辋谷。

行人尚说有七盘,瘦马已愁疲百曲。

风门放眼望秦川,扰扰更嗟尘界局。

去年游骑渡葭芦,万里横行如鬼速。

灞陵原下马饮血,太华峰头虎择肉。

今年九月未防秋,始见登场有新谷。

一鞭莫指古招提,疏雨有情留客宿。

主人闻客喜相接,尊酒笑谈如昔夙。

蹇予懒散本真性,临水登山此生足。

一行作吏志益违,十载从军双鬓秃。

官家后日铸五兵,便拟买牛耕白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