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以悲壮之气贯穿始终,表达了对逝者陈公达定中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句“豪气忆元龙”,借三国名士陈登(字元龙)的典故,赞颂陈公达定中的豪迈气概与不凡志向。然而,“客死他乡”四字转折,揭示了陈公达定中命运的坎坷与不幸,其豪情壮志未能在人世间得到应有的实现与认可。
接下来,“身后是非谁管得”一句,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在陈公达定中离世之后,他的生前功过是非,已无人能评说,只有历史的尘埃将其掩埋。这种对身后事的无力感,进一步加深了对逝者的哀思。
“穷途哀庾信,埋愁何地”则将情感推向更深沉的层面。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后半生颠沛流离,最终客死他乡。这里将陈公达定中与庾信相提并论,不仅强调了陈公达定中命运的凄凉,也暗示了他在文学或事业上的才华与抱负未能得到充分施展。
“眼前宇宙我无言”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极致。面对浩瀚的宇宙,面对陈公达定中留下的空缺与遗憾,诗人感到无从表达自己的哀痛与惋惜,只能沉默以对。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悲痛的抒发。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描绘了陈公达定中生前的豪情与身后命运的落寞,以及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与哀叹。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关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