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幽居》,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刘献廷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王孙(贵族子弟)学习写词,虽然才华出众,但内心深处的傲骨和志向并未因时光流逝而消磨。他想象自己在燕市畅饮时听到筑乐,以及在吴关离去时回味吹箫的场景,这些都寄托了他对功名的追求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诗人进一步将梦境与现实对比,他在梦中追寻功名,如同骏马驰骋在玄驹之国,而在现实中选择卜筑居所,面对白马江潮,显得超脱而淡然。最后,他感慨万分,回首千里之外的故乡,那里的人们过着渔樵生活,平淡而宁静,反映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豪情壮志,又有淡泊名利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