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老峰最高顶

我浮鄱湖望五老,万仞秀出天中间。

云气蒙笼乍开合,恍疑蓬阆难跻攀。

岂意今朝策藤杖,逍遥遍踏五峰上。

寒空啸裂碧玻璃,大地山河收寸掌。

南康军城一叶浮,扬澜左蠡横天流。

白沙赤岸错如绮,烟林点点天南州。

天公妒我尽远景,故遣飞云夺峰顶。

如轮如席掠面来,万象斯须不留影。

乘云我欲之帝廷,稍为匡君呜不平。

兹山何者让衡霍,不岳不镇谁使令?

一笑颠仙扶我住,世上空名了无据。

餐霞吸露快即休,多口无遭帝阍怒。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五老峰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我浮鄱湖望五老”,以动态的视角展开,仿佛诗人正乘舟于鄱阳湖之上,远眺那五座山峰的雄姿。接着,“万仞秀出天中间”一句,直接赞美了五老峰的高峻与秀丽,将其置于天地之间,显得格外壮观。

“云气蒙笼乍开合,恍疑蓬阆难跻攀”两句,通过云雾的变化,营造了一种神秘而难以攀登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挑战精神。接下来,“岂意今朝策藤杖,逍遥遍踏五峰上”表达了诗人终于实现愿望,亲自踏上这五座山峰的喜悦与自由感。

“寒空啸裂碧玻璃,大地山河收寸掌”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比作破碎的碧玉,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清澈;同时,诗人将大地山河尽收眼底,表现了其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豪迈与自信。

“南康军城一叶浮,扬澜左蠡横天流”描绘了下方的南康军城如同一片漂浮的叶子,以及水波荡漾、水流横贯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与和谐。

“白沙赤岸错如绮,烟林点点天南州”则通过色彩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了山脚下白沙与红岸交错的美丽景色,以及远处烟雾缭绕的天南州,充满了诗意与远方的遐想。

“天公妒我尽远景,故遣飞云夺峰顶”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独占与自豪,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控性。

“如轮如席掠面来,万象斯须不留影”描述了云彩快速移动的情景,强调了时间的短暂与变化的迅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瞬间美景的珍惜与感慨。

“乘云我欲之帝廷,稍为匡君鸣不平”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凡尘,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社会公正的关切与呼吁。

“兹山何者让衡霍,不岳不镇谁使令?”则是对五老峰地位的赞叹与疑问,既肯定了其与衡山、霍山并列的地位,也提出了对山川秩序的思考。

最后,“一笑颠仙扶我住,世上空名了无据。餐霞吸露快即休,多口无遭帝阍怒”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名誉虚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言辞不慎可能带来的后果的警醒。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收录诗词(35)

潘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峰顶

昆仑之脉从天来,散作岳镇千琼瑰。

帝怒东南势倾削,特耸一柱名天台。

天台环周五百里,金翅擘翼龙分胎。

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

华顶最高透天顶,万八千丈青崔嵬。

乘云御风或可上,我忽到之亦神哉!

游氛豁尽日当午,洞视八表无纤埃。

南溟东海白一杯,括苍雁宕青数堆。

千峰簇簇莲花开,中峰端严一莲台。

华藏世界宛如此,醯鸡不识良可哀。

渺茫夸阆苑,荒忽求蓬莱。

何如天台灵异在人境,劫火不到无三灾。

神泉自流,琪树不栽,弥山药草,满谷丹材。

应真隐显混樵牧,飞仙游戏同婴孩。

羲之乏灵骨,太白非仙才。

已住神山却归去,空馀石屋寒苍苔。

我已梦觉墙根槐,安能更逐鱼龙豗。

径须习定栖峰顶,饱看沧桑三百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荔支盆

荔支盆,来三山,枝头壅土生根难。

荔支盆,上建浦,冲波峻滩挽舟苦,短逢愁日复愁雨。

荔支盆,过仙霞,千夫肩荷百吏遮,汗流骨出愁鞭挝。

从此浮江溯河去,严程昼夜不停住。

焦枯颠顿十存五,寥落猩红缀孤树。

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

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

大臣事君自有礼,忠孝不在养口体。

争新作俑彼何人,绎骚烦费无穷已。

不贵异物惟吾皇,勤求民隐恒如伤。

谁能上书罢贡献,令人千载思唐羌。

形式: 古风

金山

万古标形胜,中江一柱尊。

水分天作堑,地坼海为门。

钟磬来波面,蛟龙聚塔根。

蕲王血战处,坠马有惊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峡江

峡江山对锁,不觉有江来。

船向羊肠出,城临虎穴开。

烧畬穿岭急,水碓拨云回。

客鬓先秋白,何烦一叶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