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十)

缟裙练帨玉川家,肝胆清新冷不邪。

秾李争春犹办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素白的裙子和洁净的手巾,像是出自玉川先生之家,他的心性纯洁如玉,清冷而不失正直。
即使是繁花盛开的春天,他也愿意这样做,更愿意踏雪去看梅花,欣赏它的坚韧与高洁。

注释

缟裙:素白的裙子。
练帨:洁净的手巾。
玉川家:指代某位有高尚品格的人,可能是一位文人或隐士。
肝胆:比喻人的真诚和勇气。
清新:纯洁,不沾染尘俗。
冷不邪:形容人品正直,不随波逐流。
秾李:盛开的李花,象征春天的繁华。
争春:竞相开放,争夺春天的美景。
踏雪:在雪中行走。
看梅花:欣赏梅花,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属于其《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第十首。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清冷美景,以及对比春日繁华之物的衰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独特品格的赞赏和对人生高洁品质的追求。

“缟裙练帨玉川家”一句中,“缟裙”指的是梅花瓣的白色,如同丝织的裙摆;“练帨”则形容枝条的修长,宛如丝线般细腻;“玉川家”暗示了诗人对这清幽之地的向往和归属。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冷艳脱俗的梅花美。

接着,“肝胆清新冷不邪”一句,借用传统医学中“肝”与“胆”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清新的赞赏,同时也隐含了作者自身坚守高洁品格,不为世俗所动摇的志向。

在“秾李争春犹办此”一句里,“秾李”指的是春日繁华的李花,而“争春”则是对那些为了夺取春光而斗争的花卉之物的描绘。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梅花不与其他花卉争艳,而是在寒冷中独自绽放。

最后,“更教踏雪看梅花”一句,以“更教”表达了作者的进一步指导或建议,主张在积雪之下观赏梅花。这种景象不仅突显了梅花的孤傲与坚韧,也映照出诗人内心对高洁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梅花独特美学的理解,以及他个人对于人生境界的选择与坚持。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其一)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令尹,直和根拨送春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其二)

为君栽向南堂下,记取他年著子时。

酸酽不堪调众口,使君风味好攒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

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

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

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

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

今宵扫云阵,极目净天宇。

嬉游各忘归,阗咽顷未睹。

飞毬互明灭,激水相吞吐。

老去反儿童,归来尚铙鼓。

新年消暗雪,旧岁添丝缕。

何时九江城,相对两渔父。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