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其七)

背负斜阳出西堰,春云狼藉藏春阪。

过一溪桥见一村,人声渐近松声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春云、溪流、村庄以及人声与松声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氛围。

首句“背负斜阳出西堰”,以“背负”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即将落山的情景,赋予了夕阳一种动态感,仿佛它正缓缓地从西边的堰坝上滑落,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彩。接着,“春云狼藉藏春阪”一句,通过“狼藉”一词,生动地展现了春云散乱、飘忽不定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春阪,即春日的山坡,此处用以隐喻春天的大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过一溪桥见一村,人声渐近松声远”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通过“过一溪桥”这一动作,引出了一个新场景——村庄的出现。随着视线的转移,人声逐渐变得清晰,而远处的松林中传来的声音却渐渐模糊,形成了一种由远及近、由静入动的节奏感。这种处理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也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山居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诗(其八)

欲到深山到处寻,鹤林不足又鸡林。

今朝毕竟我能去,总谓云深未必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山居诗(其九)

片石孤峦便著踪,青山敢谓不相容。

时人倘辨诛茅意,虚却一峰还一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远别辞送馀干令李谦山

风淅淅兮云悠悠,木叶落兮天宇秋。

君胡为兮不返,嗟久客兮淹留。

揽西山兮秀色,泛东湖兮弄明月。

乐莫乐兮新知,心奚忍兮轻别。

山有虎兮湫有龙,劳余思兮忡忡。

眇馀干兮何许,挥五弦兮送孤鸿。

父老兮扶藜,儿童兮竹马。

侯之去兮我心悲,侯之来兮我忧写。

桂棹兮兰舟,掺子袪兮夷犹。

南州虽好兮不可以久处,嗟子去兮何以慰我之离愁。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

君不见盘中鲤,暂失风涛登俎几。

君不见枝上蜩,才出粪壤凌云霄。

推移变化讵可测,勿谓明日同今朝。

出乘高车入大马,半是当年徒步者。

悠悠行路莫相欺,为雌为雄未可知。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