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其二)

转饷踰千里,屯兵费万金。

龙骧频失利,鱼腹半幽沉。

地势无夷险,人材有古今。

凄凉江汉咏,貔虎谩如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童冀所作的《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大规模海上军事行动的场景,充满了对战争残酷与复杂性的深刻反思。

首句“转饷踰千里”,描述了军队远征的艰辛,物资运输跨越千里的艰难过程,体现了后勤保障的不易。接着,“屯兵费万金”进一步强调了战争成本的巨大,不仅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而且耗费了大量财富。

“龙骧频失利,鱼腹半幽沉。”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军队比作勇猛的龙,却屡战屡败,暗示了战略战术或指挥上的问题。同时,“鱼腹半幽沉”可能象征着士兵的牺牲和战场的惨烈,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哀悼。

“地势无夷险,人材有古今。”这两句揭示了战争中地形与人才的重要性。地势的平坦或险峻都可能影响战斗的结果,而人才的智慧与勇气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这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策略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最后,“凄凉江汉咏,貔虎谩如林。”“江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两条河流,这里可能象征广阔的战场。诗人以“凄凉”形容战场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悲凉感受。同时,“貔虎”是古代用来形容勇猛战士的词汇,此处“貔虎谩如林”意为众多英勇的战士如同森林般密集,但这种壮丽的景象背后却是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海上军事行动的场景,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残酷性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其三)

西风吹瘴海,一炬烈戈船。

重耳袪犹在,相如璧幸全。

衣冠争鼠伏,爵位半蝉联。

不愧何忠肃,临危更乞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其四)

干戈宁海峤,烽火复徐方。

有诏徵司马,无书论乐羊。

人间徵布缕,阃外任膏粱。

矫首天西望,烟云正渺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其五)

天网开三面,民生亦少瘳。

釜鱼方假息,柙虎尚遗忧。

海曲闻休戍,淮南会寝谋。

伏波何见晚,甘作贾胡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宰游上清宫

少日栖东白,闻风忆上清。

蹉跎成异域,蹭蹬隔修程。

宇宙干戈满,风尘岁月更。

故人千里别,回首百年情。

春水江如縠,仙岩石作枰。

澹烟汀草合,细雨岸花轻。

叶县初飞舄,缑山旧听笙。

张公仙去远,汉代迹难评。

玉局悬崖隐,金沙布地行。

山川称福地,台殿象曾城。

剑气冲霄迥,丹光入夜明。

青冥仍羽驾,白日降霓旌。

瑶草淩寒碧,琪花粲晚晴。

云屏迎曙色,月馆送秋声。

松径凭猿扫,芝田遣鹿耕。

夕行驯虎豹,夜久啸鼯鼪。

尘鞅何年税,菟裘此地营。

艰难时事改,寥落壮心惊。

华构残烽火,高原化棘荆。

登临非旧迹,俛仰叹浮生。

世路犹多梗,关河未息兵。

匡时徒有志,学道竟无成。

青镜惭勋业,黄尘谢利名。

桃源如可问,岁晚定深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