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雨盲风苦梦思,故人作吏久天涯。
全家渡海非吾意,万里腾声动主知。
烟树瘴消春晓日,鱼龙气静夜谈时。
可能豪荡还如昔,银烛高筵坐咏诗。
不详
又字方来,散文家。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捐躯敢轻掷,偷生惨不欢。
生死两迷惑,堂上病凄酸。
缠绵复缠绵,冉冉岁将阑。
一身不自宁,犹念儿衣单。
素丝结易解,我罪奚由宽。
誓将厉六翮,鸣号叩天关。
明月照前庭,萧萧有余寒。
皇天竟幽默,喟然摧心肝。
少小慕坟典,览古穷杳冥。
逶迤侍药炉,寒暑日以更。
中宵不能寐,仰观熠耀征。
悠悠盛年逝,将与草木并。
犹酣启灵钥,壮思浩难扃。
储士望成冈,储石望成城。
皓月流素辉,大火扬朱英。
我生欲何为,哽咽双泪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