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寿乐亭

兰江生縠波,金华郁嵯峨。

是中鹤发亲,赢得岁月多。

时时著莱衣,儿嬉为婆娑。

抚掌问妻子,我意今如何。

祥风动檐花,美日行庭柯。

更觉山水外,一曲欸乃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兰江生縠波,金华郁嵯峨”以兰江的波纹和金华山的巍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接下来,“是中鹤发亲,赢得岁月多”则转向对人物的描写,通过一位白发老人的形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沉淀,老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许多岁月,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时时著莱衣,儿嬉为婆娑”描绘了老人与孩子们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景,莱衣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儿嬉则展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生活的丰富层次。老人在孩子们的嬉戏中找到了乐趣,也传递了生活的智慧与平和。

“抚掌问妻子,我意今如何”这一句充满了生活哲学的思考,老人以轻松的姿态与家人交流,探讨生活的意义,体现了对家庭情感的珍视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祥风动檐花,美日行庭柯”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祥风轻拂,檐下的花朵随风摇曳,美日斜照,庭中的树木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

最后,“更觉山水外,一曲欸乃歌”将思绪从眼前的美景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似乎在说,即使是在山水之外,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一曲悠扬的歌声,或许就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过新安月夜步浮丘亭分韵赋诗得弄字

平生风月怀,醉语或惊众。

休倾袁绍杯,且卧毕卓瓮。

使君良不凡,客子恍如梦。

对影将奈何,晓角梅花弄。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同谭守登跨鹤台

昔守王道甫,作此跨鹤台。

金行露气高,尝同斸蒿莱。

九日长沙归,晦翁命予杯。

至今清梦长,寂寂令心哀。

君侯我辈人,能赋有馀才。

复兹菊花秋,登临为徘徊。

子美高李句,万里风云来。

世道古犹今,兴也何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浙江亭

海风吹潮声,过我栏槛外。

不知地势险,但觉天宇大。

何时一壶酒,挂席上严濑。

班班云寿阴,越山远如带。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访南岩一滴泉

僧逃寺已摧,唯馀旧堂殿。

颠倒但土木,彷佛昔所见。

山寒少阳燄,崖冷尽冰线。

曾无五六年,骤觉荒凉变。

遗基尚可登,一滴泉自溅。

忆昨淳熙秋,诸老所闲燕。

晦庵持节归,行李自畿甸。

来访吾翁庐,翁出成饮饯。

因约徐衡仲,西风过游衍。

辛师倏然至,载酒具殽膳。

四人语笑处,识者知叹羡。

摩挲题字在,苔藓忽侵遍。

壬寅到庚申,风景过如箭。

惊心半存没,历览步徐转。

回思劝耕地,尝著郡侯宴。

今亦不能来,草木漫葱茜。

人间之废坏,物力费营缮。

不如姑付之,猿鸟自啼啭。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