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

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郡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首联“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描绘了诗人从京城的官署调任到邢州城出任太守的情景,暗含着对过往官场地位的感慨与对新职位的适应。

颔联“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矛盾心情。"折腰"指为官时不得不低头屈膝,"白眼"则形容对官场的冷淡态度,表达了诗人既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又对官场的虚伪和束缚感到厌倦。

颈联“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抒发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和自我放逐的孤独感。"世路悠悠"暗示了人世间的艰辛与不易,"知己"代表了理解与支持,而"狂生"则是诗人自我的一种超脱与不羁。

尾联“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描述了诗人因病休养期间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渴望。"春来病起"点明了时间背景,"少吏事"表明了远离官场事务,"拟草玄经"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但遗憾的是,“还未成”暗示了创作过程中的困难与未竟之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文学创作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追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春兴

东南杀气日相缠,重忆先朝海晏年。

使者自归沈璧马,将军谁起护楼船。

旌旗愁动昆明色,大钺高悬蓟北天。

坐使越裳来白雉,更追敌骑过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刘子成

书札清秋问解携,郡斋吟眺楚云低。

大夫持宪临诸粤,使者徵兵出五溪。

白日自流荒徼外,青山不尽夜郎西。

于今万里看铜柱,何意中原厌鼓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怀元美

白云何处一开尊,山色看君满蓟门。

落日萧条回朔气,清秋偃蹇向中原。

旧知太守齐狂士,不佞扶风汉大藩。

病渴自衔金掌露,将因著赋乞文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怀明卿

清秋羽檄蓟门城,楚客登临短发生。

已厌风尘多病色,何妨侍从有诗名。

怜才欲荐云中守,抗疏先论海上兵。

此日主恩深顾问,还如方朔在西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