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凤凰台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千年古台高耸凤凰山,潮水退去凤凰不再回。
白鹭栖息在江边草丛,乌衣巷口杏花正开。
龙盘虎踞之地山河依旧,古往今来战鼓角声悲凉。
唯有李白留下的诗句,春风拂过清除蛛网尘埃。

注释

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潮回:潮汐退去。
白鹭:一种水鸟。
乌衣:黑色衣服,这里代指乌衣巷,古代南京的一个地名。
杏花开:春天的景象,象征生机。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如同龙盘曲、虎蹲伏。
鼓角: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乐器,象征战事。
哀:悲伤,凄凉。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赞誉为‘谪仙人’。
句处:诗句留存的地方。
春风:温暖的春风。
蛛煤:蜘蛛网和尘埃,比喻历史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意境。"千年百尺凤凰台"一句,开篇便设定了高远的视角和历史的厚重感,凤凰台作为古代传说中神鸟栖息的地方,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追求。紧接着"送尽潮回凤不回",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淡泊的情怀,对于世间的繁华,最终也只能是观望而不能驻足。

接下来的两句"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白鹭立于江边,江草随风摇曳,乌衣(可能指乌衣巾或乌色服饰的人)在杏花盛开的西面,构成了一个生动静谧的画面。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一句,通过对山川形态的描写,以及古往今来的历史感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沉思。"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则是对唐代诗人李白(别称谪仙)的赞美,说他在这凤凰台上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而春风如同掌握者一般,轻拂去岁月留下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联想,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高洁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登牛渚蛾眉亭二首(其二)

山拆江通万里流,菱花双照茧眉头。

扫除却月横云样,别有颦风蹙雨愁。

明月入波那可捉,长庚伴月本同游。

君看夜夜青天上,渠与姮家分管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牛渚蛾眉亭二首(其一)

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

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

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苧乌纱江海间。

欲寄双鱼招醉魄,月轮捉了蚤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二首(其二)

公弭江西节,侬横南浦舟。

相逢便金石,一别几春秋。

问讯频黄耳,归休各白头。

丰碑那忍读,未读涕先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二首(其一)

庙器圭璋骨,儒林虎豹章。

韦编双辅嗣,禹迹再平当。

月冷谈经幄,尘昏弄笔床。

西州何处路,溪水咽梅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