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双瀑同刘方叔毛虞卿联句

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

润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

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

前观阻步屧,侧耳成徘徊。

萧然山馆间,此兴何悠哉。

子晋不复见,月白空箫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夜晚寂静,双瀑布声如喧哗,远远听去仿佛雨落。
湿润的山谷中生出凉爽的清风,心胸间涤荡掉尘埃。
鸟儿振翅高飞,鸣叫声响彻半空,暗自想象它们像美玉般飘逸。
前行观赏被阻,只能缓步轻踏木屐,侧耳倾听,心生留连。
在这清冷的山馆之间,这兴致多么悠长。
遗憾的是再也见不到子晋,只有明亮的月光照亮空寂的箫台。

注释

夜静:夜晚安静。
双瀑:两道瀑布。
遥闻:远远听到。
疑雨来:以为是下雨的声音。
润壑:湿润的山谷。
生:产生。
清风:凉爽的风。
襟宇:心胸。
捐:去除。
纤埃:微小的尘埃。
飞鸣:飞翔鸣叫。
撼:震撼。
琼瑰:美玉。
前观:前方景色。
阻步:阻碍脚步。
屧:木屐。
侧耳:侧耳倾听。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萧然:冷清的样子。
山馆:山中的馆舍。
此兴:这种兴致。
子晋:古代仙人。
不复见:不再见到。
月白:月光皎洁。
箫台:吹箫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山馆中听着远处双瀑的声音,如同细雨般轻柔而又持久。水声带来了清新的风,湿润了山谷中的石壁,似乎也洗净了心灵。偶尔有鸟鸣叫响彻半空,让人不由得沉思那些高洁的境界。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阻隔和留恋,前方的景色因遥远而模糊,侧耳倾听只剩下徘徊之感。山馆间萧然自得,是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状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月亮空寂的箫台的独酌,显示出诗人孤独中带着淡淡哀愁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以及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寿昌寺

宝构非无地,洪涛信有因。

一朝开古井,三佛现金身。

敕赐皇恩重,成功佛日新。

喜看龙象集,全仗法中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投岳侯

铁锁沈沈截碧江,风旗猎猎驻危樯。

禹门纵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不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何参政所藏七贤图

黄尘欲蔽日月明,十年四海横戈兵。

士风巳随习俗变,尽舍仁义谈纵衡。

遂使栖栖七君子,独着儒服令人惊。

胸中岂有经济具,眼底厌看龙蛇争。

大山长谷便同往,不独隐迹兼隐名。

由来贫贱足闲适,岂必浊世干浮荣。

两生不来汉仪简,四老既去秦运倾。

宁知贤人慎出处,能与国家关重轻。

况今作者巳云七,束帛合向丘园徵。

君不见旁求良弼到版筑,一说能令商道兴。

形式: 古风

杂怨(其二)

花开能夜合,草发解宜男。

对花今有恨,见草祇应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