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赞美了柳公权的书法艺术及其对后人的影响。首句“君家书法已三传”,赞扬了书法艺术在家族中传承三代的辉煌成就。接着“琬琰文章到处镌”一句,以珍贵的玉器和美石比喻文章的高雅与流传之广,形象地描绘了柳公权的文章被广泛传颂的情景。
“闻说贤郎当跨灶”中的“贤郎”指柳公权的儿子或后代,暗示柳公权的优秀品质和才华不仅体现在书法上,也影响到了他的家族成员。“当跨灶”可能是指继承家业或技艺,这里暗含着对柳氏家族书法艺术将得以延续的期待。
最后一句“银钩爱学柳诚悬”表达了对柳公权书法风格的喜爱与追求。其中“银钩”是形容书法笔画如银钩般优美,而“柳诚悬”则是对柳公权的尊称,表明诗人欣赏并渴望学习柳公权的书法精髓。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柳公权及其家族的艺术成就,展现了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