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
更谒麒麟殿,重簪獬豸冠。
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
别后头堪白,时时镜里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送韦侍御赴上都》,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
"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诗人对韦侍御这位赴上都之人的才能给予极高的评价。"辟书"指皇帝颁布的诏书,而"风宪"则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这里用以形容取才之难,表明韦侍御能够在这样严格的选拔中脱颖而出,可见其才能非同小可。
"更谒麒麟殿,重簪獬豸冠。"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韦侍御即将面临的荣耀和考验进行描绘。"麒麟"在中国传说中是一种瑞兽,出现时常象征吉祥,而这里的"麒麟殿"则可理解为皇宫中的某座宏伟建筑,这里意味着韦侍御将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官场进行活动。"獬豸冠"则是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饰有獬豸图案的帽子,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里提及重簪獬豸冠,暗示韦侍御将要承担更重要的职责。
"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 这两句转而描绘出送别之情和自然景物。"月明湘水夜"中的"湘水"常指古代楚地一带,这里与"月明"相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而"霜重桂林寒"则更强化了这种冷清感,通过对夜晚和霜冻景象的描绘,使人不禁联想到送别时难免的情感凄凉。
"别后头堪白,时时镜里看。" 最后的两句诗,则是对韦侍御赴上都后自己将经历之事的一种预设和反思。"头堪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而"时时镜里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青春易逝、须臾老去的无奈感,通过对镜中容颜的频繁审视来强调这种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韦侍御才能的赞赏,也流露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是一篇情真意切、语言优美的送别诗。
不详
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避马台中贵,登车岭外遥。
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
地入商山路,乡连渭水桥。
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
事佛轻金印,勤王度玉关。
不知从树下,还肯到人间。
楚水青莲净,吴门白日闲。
圣朝须助理,绝莫爱东山。
将军帐下来从客,小邑弹琴不易逢。
楼上胡笳传别怨,尊中腊酒为谁浓。
行人醉出双门道,少妇愁看七里烽。
今日相如轻武骑,多应朝暮客临邛。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