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剑州并示女弟

剑阁天梯万里寒,春风此日白衣冠。

乌辞反哺颠毛黑,鸟引思归口血丹。

行路想君今眚瘦,相逢添我老悲酸。

浮云渺渺吹西去,每到原头勒马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剑阁高峻如天梯,万里之地尽是严寒,今日春风中人们身着白衣头戴冠。
乌鸦反哺,羽毛已显黑色,鸟儿引颈呼唤,口中的血迹殷红,唤起归乡之情。
行走在这路上,想象你如今面容憔悴,若能相遇,更使我增添无尽的老泪辛酸。
浮云飘渺向西边飞去,每次路过原野,我都会勒马驻足遥望。

注释

剑阁:地名,代指险峻的关隘。
天梯:形容剑阁高峻如同天梯。
白衣冠:春天的象征,也表示人们的洁净和哀悼之情。
乌辞反哺:乌鸦反哺,比喻孝顺的行为。
颠毛黑:乌鸦羽毛变黑,暗示岁月流逝。
口血丹:鸟嘴鲜红,形容鸟儿呼唤的热烈。
眚瘦:形容人因忧虑而消瘦。
老悲酸:年老的悲伤和感慨。
勒马看:停下马匹,凝视远方。

鉴赏

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山川景象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剑阁天梯万里寒,春风此日白衣冠",剑阁乃是蜀道之险,天梯则形容其险峻如同天梯,万里寒意指的是这条道路的漫长与艰辛,而春风拂面,诗人却着上白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清冷与孤独。

"乌辞反哺颠毛黑,鸟引思归口血丹"一句,通过对乌鸦啼吸其雏、鸟儿返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乌鸦的黑色与鸟儿嘴边的鲜红,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行路想君今眚瘦,相逢添我老悲酸"一句,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眚瘦"形容亲人因思念而消瘦的样子,而"相逢"二字则透露出诗人与亲人久别重逢时的复杂情感,这种悲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离别无奈的无奈。

"浮云渺渺吹西去,每到原头勒马看"则是诗人的心境写照。飘渺的浮云象征着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每次来到旧地时,都要勒住马匹,凝视着曾经停留的地方,思绪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摹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深沉。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内心的情感世界与外在的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篇。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张谔招张安国金陵法曹

我老愿为臧丈人,君今少壮岂长贫。

好须自致青冥上,可且相从寂寞滨。

深谷黄鹂娇引子,曲埼翠碧巧藏身。

寻幽触静还成兴,何必区区九陌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张襄州

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

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

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

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沈鄱阳

离家当日尚炎风,叱驭归时九月穷。

朝渡藤溪霜落后,夜过麾岭月明中。

山川道路良多阻,风俗谣言苦未通。

唯有鄱君人共爱,流传名誉满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纯甫

塞上无花草,飘风急我归。

梢林听涧落,卷土看云飞。

想子当红蕊,思家上翠微。

江寒亦未已,好好著春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