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襄州

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

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

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

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显赫之地,流传着淳朴的传统。
唐代名臣唐尹家族以四叶之荣光闻名,汉代隐士庞公一家也曾遁世避俗。
古老的家族遗留的风俗应该很多,美好的时光和景色绝不会空缺。
遥想习池寒冷夜晚的明月,有多少人在那里谈笑风生陪伴诗人们。

注释

襄阳:古代的襄阳。
州望:显赫的地方。
耆旧:年高德劭的人。
素风:淳朴的风俗。
唐尹氏:唐代姓唐的尹氏家族。
逃世:隐居避世。
汉庞公:汉代的庞公。
故家:古老的家族。
遗俗:遗留的风俗。
美景良辰: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习池:习家池,著名的文化景点。
寒夜月:寒冷夜晚的月亮。
诗翁: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回忆与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开篇“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两句,通过襄阳州这个历史名城,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尊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接着,“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两句,则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变迁。

中间部分“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里的“故家遗俗”指的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而“美景良辰”则是诗人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片段的向往。

结尾“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去某个美好瞬间的回忆。在这冷清的月夜中,与诗人一同赏析诗文、谈笑风生的人又是谁呢?这里留下了一个美丽的悬念,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语言古朴典雅,情感深厚而含蓄,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邃的思想情操。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沈鄱阳

离家当日尚炎风,叱驭归时九月穷。

朝渡藤溪霜落后,夜过麾岭月明中。

山川道路良多阻,风俗谣言苦未通。

唯有鄱君人共爱,流传名誉满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纯甫

塞上无花草,飘风急我归。

梢林听涧落,卷土看云飞。

想子当红蕊,思家上翠微。

江寒亦未已,好好著春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陈宣叔

扁舟欲动更徘徊,一笑相看病眼开。

事忤贵人今见节,政行豪县众称材。

忽惊岁月侵双鬓,却喜山川共一杯。

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国清处谦

三江风浪隔天台,想见当时赋咏才。

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馀事出山来。

猿猱历历窥香火,日月纷纷付劫灰。

我欲相期谈实相,东林何必谢刘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