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人为予道其所获石于江中者状甚怪伟欲予作诗言若可得持归刻其上当相与传无穷余夜坐平云阁是时山月清凛啼虫正苦余因此景物索笔砚为山人赋之

奇礓巑岏倚秋江,俗眼过几多所忽。

风霜锻鍊愈坚重,怒浪喷激不可没。

富春山人好尚古,见此便以作吾物。

镌镵牵挽置庭下,犀角鲸牙蛟蜃骨。

精金凝滑露筋膂,老玉磥砢开窍窟。

狂螭奔拿势夭矫,猛兕抟生气蓬勃。

山人誇我谓如此,欲我诗之惭拙讷。

何当走到山人家,抚月摩烟观突兀。

形式: 古风

翻译

奇形怪状的山石倚靠在秋江边,世俗的眼光又忽视了多少这样的景象。
经受了风霜的磨砺,它们更加坚固,即使面对汹涌的波涛也毫不畏惧。
富春山人喜好古老的风格,见到这些就视为自己的珍藏。
他精心雕刻,将它们安置在庭院中,其中有犀角、鲸鱼牙齿和蛟龙贝壳。
精美的金属如凝滑的露珠,老玉则粗糙而有孔洞,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狂野的螭龙奔腾,姿态矫健;凶猛的水牛充满生机。
山人夸赞我说,这些就像我的诗一样,虽然质朴,却富有力量。
何时能再到山人家里,抚摸明月,欣赏那些奇特的景致。

注释

巑岏:形容山石奇特险峻。
秋江:秋天的江面。
忽:忽视。
锻鍊:锻炼,磨砺。
怒浪:汹涌的波浪。
富春山人:富春江边的隐士。
镌镵:雕刻。
犀角:犀牛角,珍贵材料。
磥砢:形容玉石粗糙。
窍窟:孔洞。
狂螭:神话中的狂龙。
拙讷:笨拙,不善言辞。
突兀:奇特,突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富春山人的奇特石头收藏,他在秋江中发现了这些石头,经过风霜的洗礼,它们愈发坚固。山人对古朴之物有着独特的喜爱,将这些石头视为珍贵之物。在庭院中摆放着镌刻的石材,还有犀角、鲸牙等奇异骨骼,展现出精金般的光泽和老玉一般的质地。诗中的山人对这份收藏感到自豪,并希望通过诗歌传达这种情感。

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石头之美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与富春山人的友谊和共同的艺术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意到山人家中探访,共享这种美好时光的愿望。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物的赏析,更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寒食感事呈同官

三月八日值寒食,阴霾蔽空不肯收。

北园花木殊未动,到处哭雨惟鸣鸠。

吾曹可怜爱薄宦,甘此寂寞来山州。

酒肴有无更莫问,逢遇相与清谈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寒蜩

山月满地流金波,寒蜩向秋鸣更多。

大都时节使如此,止尔不得将奈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晴山

东北横群峰,新过夜来雨。

扶空立屏障,浩翠小万古。

岂无短齿屐,携手谁我侣。

欲往殊未能,□□□□□。

形式: 古风

晴望汉川

城头看雨霁,天地若新浴。

晚容变云霞,秋意著草木。

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

旧山何日归,三径有松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