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浙东参议郑禹功

忆昨分携自日边,星辰忽忽几回天。

故人老作诸侯客,今我初无二顷田。

安得诗书同保社,敢烦札翰访林泉。

万山不隔襟期处,赖有渠侬一味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回忆起那天我们分别,星辰转眼已换了几番天边景象。
老朋友如今成了诸侯宾客,而我却连两顷田都没有了。
哪里还能像以前一样,一起研读诗书守护家园,只能通过书信拜访山林幽泉。
万座山峰阻隔不了我们的友情,幸好还有他那份不变的禅心相伴。

注释

忆昨:回忆起。
分携:分别。
自日边:从天边。
星辰忽忽:星辰变换不定。
故人:老朋友。
诸侯客:诸侯的宾客。
二顷田:两顷田地。
保社:守护家园。
札翰:书信。
林泉:山林幽泉。
襟期:友情。
渠侬:他。
一味禅:不变的禅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寄给友人郑禹功的作品,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首句“忆昨分携自日边”回忆了昔日与郑禹功一同离开京城的情景,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次句“星辰忽忽几回天”以星辰变换比喻世事变迁,感叹岁月匆匆。

“故人老作诸侯客”表达了对郑禹功仕途发展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惋惜。“今我初无二顷田”则透露出诗人自己淡泊名利,没有过多追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安得诗书同保社”表达了希望能与朋友共享读书的乐趣,保持精神上的契合。

“敢烦札翰访林泉”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郑禹功能抽空来山林中一游,共享宁静。“万山不隔襟期处”进一步强调了尽管相隔万里,但友情不受地理阻隔,心意相通。“赖有渠侬一味禅”以禅意结尾,表明即使身处尘世,也能通过精神交流找到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并重的诗风。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寄浙漕韩公圭琎

故人官达更相求,不但寒温札翰投。

深贮炉薰来岭海,远包书帙到林丘。

未知挽粟飞刍外,尚及哦诗把酒不。

千里往还殊不隔,梦魂常绕日边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提舶王季羔

外台隐吏极风流,记得衰翁旧日不。

三岛十洲曾接武,千岩万壑更从游。

官曹闲似云间鹤,贾舶纷如海上鸥。

幸有西湖应著我,时操艇子过明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得瑞香于四明

锦树团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

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

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

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悼云泉勤庵主

正坐长斋早得衰,中年一病莫医治。

悬知水复山重地,难度风饕雪虐时。

乘兴前村曾有约,寄声绝顶可无诗。

禅房手自栽花木,付主林神好护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