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

泰山天下山,方山屹相对。

何时巨鳌趾,中断神斧快。

遂令齐与鲁,划若中作界。

阳坡青磝磝,阴崖白硙硙。

众峰如环城,盘盘一都会。

一径入灵岩,十里行竽籁。

飞泉何处来,石梁纳高派。

金碧閟精蓝,未到气先迈。

钟鱼集万指,陈迹向千载。

何人僧伽藜,入壁了无碍。

铁君岂知道,證此身不坏。

异类服猛逸,草木动光怪。

信知像教力,超越范围外。

年来笔墨废,政坐耳目隘。

不行万里脚,恐负三生债。

济南山水窟,岩寺风烟最。

乞我一把茅,飞身入图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及其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对佛法力量的深刻感悟。诗人以泰山和方山起笔,巧妙地引入了巨鳌和神斧的神话传说,以此象征自然界的壮美与神奇。接着,通过“齐与鲁”的划分,展现了灵岩寺所在之地的独特地理特征。

诗中详细描绘了灵岩寺周围的环境,如青色的山坡、白色的悬崖、环绕的众峰,以及通往灵岩寺的一条幽径,沿途的泉水、石梁、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以及钟鱼的声响,都充满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诗人还提到了僧伽的修行故事,以及铁佛的不朽,暗示了佛法的力量超越了世俗的界限。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因长时间远离自然与艺术而感到的遗憾,渴望能再次行走万里,深入自然与艺术的怀抱,仿佛是为了偿还前世的缘分。济南的山水与岩寺的风烟,成为了诗人向往的画中世界,他希望获得一把茅草,将自己融入这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江岸舣舟图

远村树如荠,近岸舟如月。

孤舟泊沙尾,危樯见木末。

前山景色佳,日暮凉风发。

时有渡头人,萧萧吹素发。

形式: 古风

香山飞泉亭

霜风吹林林叶乾,泉声落日毛骨寒。

道人清晓倚阑干,自汲清泉扫红叶,一庵冬住白云端。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东坡赤壁图

连山盘武昌,古木参云稠。

诛茅东坡下,门前江水流。

永怀百世士,老气盖九州。

平生忠义心,云涛一扁舟。

笛声何处来,唤月下船头。

掬此月中水,簸弄人閒秋。

荡摇波中山,光中失林丘。

古今一俯仰,共尽随蚍蜉。

孙曹何足吊,我自造物游。

尚怜风月好,解与耳目谋。

归来玉堂梦,清影寒悠悠。

一顾能几何,鹘巢奄不留。

遗像不忍挂,尚恐儿辈羞。

俨然袖双手,妙赋疑可求。

何时谪仙人,骑鹤下瀛洲。

相期游八表,一洗区中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伯时画九歌

楚乡桂子落纷纷,江头日暮天无云。

烟浓草远望不尽,翩翩吹下云中君。

九歌九曲送迎神,还将歌曲事灵均。

一声吹入汨罗去,千古秋风愁杀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