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圃为邻畜残而作

孟尝久不作,吾徒食无鱼。

长斋坐清昼,赖此田中蔬。

仆夫勤灌溉,引水通沟渠。

青青日已长,尽是辛苦馀。

封豕从何来,荐食良可吁。

一残枝蔓伤,再则根祗除。

遂令苍翠场,转盼成空虚。

嗟我在羁旅,草野聊暂居。

惜无樊篱固,怅望徒踟躇。

踟躇将奈何,屏弃犁与锄。

学圃圣所鄙,且读窗下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菜圃为邻畜残而作》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诗的前四句“孟尝久不作,吾徒食无鱼。长斋坐清昼,赖此田中蔬”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依赖,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田中的蔬菜成为日常饮食的来源。接下来,“仆夫勤灌溉,引水通沟渠”赞扬了仆人的辛勤劳动,使得菜园得以生机勃勃。

然而,“封豕从何来,荐食良可吁”一句,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菜园遭受破坏的忧虑,如同猪群侵入,剩余的菜蔬寥寥无几,令人叹息。诗人感叹“一残枝蔓伤,再则根祗除”,意味着破坏一旦开始,连根拔起也只是时间问题,绿意盎然的菜圃转眼间变得空荡荡。

诗人身处异乡,“嗟我在羁旅,草野聊暂居”,流露出漂泊之感,希望能有稳固的居所。他意识到“惜无樊篱固”,暗示保护菜园的障碍,只能在心中遗憾地徘徊。“怅望徒踟躇”表达出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和迷茫。

最后两句,“踟躇将奈何,屏弃犁与锄”揭示了诗人的决断,既然无法改变现实,他选择暂时放下农事,回归读书的生活,尽管这并非他的理想。“学圃圣所鄙,且读窗下书”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以此来排解内心的苦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菜圃的兴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知识的坚守,体现了明代士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摘豆示辕

山居既幽寂,何以娱清昼。

呼儿启柴扉,共摘园中豆。

缤纷渐盈把,微雨湿衣袖。

追思菽水奉,岁月不可又。

虽无然萁戒,兄弟缺相觏。

乾坤浩茫茫,我独守孤陋。

生涯固云好,终焉怀其旧。

感此成新诗,歌之令人瘦。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登中台山

似闻中台山,上有招提境。

兴来每欲往,俗事不可屏。

今晨登长涂,老步困驰骋。

因之事幽讨,蜡屐聊为整。

崎岖路百折,拄杖穿细岭。

飕飕风乍响,惨惨日将暝。

扶持赖门生,乃始登绝顶。

其居若平地,云生动成景。

山僧倒屣迎,汲泉为烹茗。

共谈出世法,坐对白月影。

朗观心地初,炉薰夜方永。

不待闻晨钟,冷然发深省。

形式: 古风

发双溪

峨峨金华城,行李何淹留。

闰十月初吉,始能具扁舟。

辉辉晴旭升,莽莽寒烟收。

篙师戒晨发,浩啸当中流。

握手谢送者,此行实夷犹。

昔为山林居,今作江海游。

抚心愧麋鹿,放迹同凫鸥。

丈夫既许国,生理焉得谋。

功成才拂衣,庶以追前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泊鸬鹚湾

朝辞婺女城,暮泊鸬鹚湾。

鸬鹚暝不见,但闻水潺潺。

水声日西流,客子何时还。

长风吹征衣,惨澹生愁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