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

子美忽已死,圣俞舍吾南。

嗟吾譬驰车,而失左右骖。

勍敌尝压垒,羸兵当戒严。

凡人贵勉强,惰逸易安恬。

吾既苦多病,交朋复调歼。

篇章久不作,意思如胶粘。

良田失时耕,草莽废锄芟。

美井不日汲,何由发涛甘。

偶开梅氏篇,不觉日挂檐。

乃知文字乐,愈久益无厌。

吾尝哀世人,声利竞争贪。

哇咬聋两耳,死不享韶咸。

而幸知此乐,又常深讨探。

今官得闲散,舍此欲奚耽。

顽庸须警策,赖子发其钳。

形式: 古风

翻译

杜甫突然去世,韩愈离我南方而去。
感叹我就像驾车疾驰,失去左右的马匹。
强大的敌人曾逼近,疲弱的士兵应保持警惕。
普通人贵在努力,懒散安逸容易让人懈怠。
我已深受疾病折磨,朋友又相继离世。
很久没有创作篇章,思绪如同胶水般黏稠。
良田如果错过播种时机,就会杂草丛生。
美好的井水不再每日汲取,如何能品尝到甘甜?
偶然翻开梅尧臣的诗篇,不知不觉天已近黄昏。
这才明白文字的乐趣,越长久越令人沉醉。
我曾悲叹世人,为名利争夺不止。
被声名利禄淹没,至死也未能享受美好。
幸运的是我懂得这种乐趣,常常深入研究。
如今官职清闲,除了文字还有什么可追求?
愚钝之人需要警醒,幸亏有你来启发我。

注释

忽已:突然。
舍吾南:离开我向南而去。
驰车:驾车疾驰。
勍敌:强大的敌人。
压垒:逼近城墙。
戒严:保持警惕。
惰逸:懒散安逸。
恬:安逸。
胶粘:像胶水一样黏稠。
发涛甘:激发甘甜的源泉。
梅氏篇:梅尧臣的诗篇。
挂檐:天已近黄昏。
文字乐:文字带来的乐趣。
声利:名声和利益。
哇咬:形容声名利禄的争夺。
警策:警醒和激励。
钳:启发,约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挚友韩愈(子美)去世的哀悼,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他将自己比作疾驰的马车失去了一侧的骖马,感到孤独和警惕。诗中提到生活中的困境,如疾病缠身、朋友凋零,导致他许久未创作诗文,如同田地荒芜,美井闲置。

然而,当他偶然重读梅尧臣(梅氏)的诗篇时,被深深吸引,仿佛时间在阅读中停滞,感受到文字带来的持久乐趣。诗人反思世人的浮躁与贪婪,感叹只有少数人能像他一样欣赏文字之美,享受这种超越世俗的快乐。他庆幸自己得以在官场闲暇之余,沉浸于文学之中,同时也提醒自己要警醒,感谢梅氏的诗作给予的启示。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欧阳修对于友情、文学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读蟠桃诗寄子美

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

篇章缀谈笑,雷电击幽荒。

众鸟谁敢和,鸣凤呼其凰。

孟穷苦累累,韩富浩穰穰。

穷者啄其精,富者烂文章。

发生一为宫,揫敛一为商。

二律虽不同,合奏乃锵锵。

天之产奇怪,希世不可常。

寂寥二百年,至宝埋无光。

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

患世愈不出,孤吟夜号霜。

霜寒入毛骨,清响哀愈长。

玉山禾难熟,终岁苦饥肠。

我不能饱之,更欲不自量。

引吭和其音,力尽犹勉彊。

诚知非所敌,但欲继前芳。

近者蟠桃诗,有传来北方。

发我衰病思,蔼如得春阳。

忻然便欲和,洗砚坐中堂。

墨笔不能下,恍恍若有亡。

老鸡嘴爪硬,不易犯其场。

不战先自却,虽奔未甘降。

更欲呼子美,子美隔涛江。

其人虽憔悴,其志独轩昂。

气力诚当对,胜败可交相。

安得二子接,挥锋两交铓。

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

快哉天下乐,一釂宜百觞。

乖离难会合,此志何由偿。

形式: 古风

杂言答圣俞见寄兼简东京诸友

昔君居洛阳,乐事无时有。

窦府富文章,谢墅从亲友。

丰年政颇简,命驾时为偶。

不问竹林主,仍携步兵酒。

芬芳弄嘉月,翠绿相森茂。

形式: 排律

偶书

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

二者人所欲,不问愚与贤。

柰何古今人,遂此乐尤难。

饮酒或时有,得闲何鲜焉。

浮屠老子流,营营盈市廛。

二物尚如比,仕宦不待言。

官高责愈重,禄厚足忧患。

暂息不可得,况欲闲长年。

少壮务贪得,锐意力争前。

老来难勉强,思此但长叹。

决计不宜晚,归耕颍尾田。

形式: 古风

堂中画像探题得杜子美

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

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

生为一身穷,死也万世珍。

言苟可垂后,士无羞贱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