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短筇匹马迎天风,千山万山江之东。
秋愁一夜起大壑,白云无数吹晴空。
幽人石路赠瑶草,楚色江上愁青枫。
高歌明月听湘瑟,斗酒胡霜飞塞鸿。
王孙何事不归去,摇落淮南芳桂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手持短杖,骑着马匹,在天风中前行的景象。他穿越过千山万水,来到了江之东。夜晚,秋愁如海般涌起,白云在晴空中飘荡,形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接着,诗人遇到了一位隐居者,两人在石头路上相遇,隐者赠予他瑶草,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江上的景色让诗人感到忧愁,枫叶在楚地的江边显得格外凄凉。诗人高声歌唱,明月之下,听到湘瑟的悠扬旋律,斗酒之后,胡霜飞舞,似乎连塞外的大雁也感受到了这份孤独与悲凉。
最后,诗人感慨于王孙为何不归去,或许是因为留恋这方山的美景,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牵绊,使得他在淮南的芳桂丛中徘徊,不愿离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采石矶头问牛渚,渚上虬螭作人语。
卖鮹岁岁泣鲛人,弄珠夜夜悲龙女。
太真一去云离离,至今秋色天门垂。
我行亦有赤犀在,明月照君君不知。
天风吹落千杨柳,晴虹万丈垂鹢首。
水中乱石怒且待,大者虬螭小蝌蚪。
六尺榜人双胡髯,直挂孤帆石上走。
长风破浪势若舞,昆仑碣石系两肘。
何当驾此去八溟,直至蓬莱酌南斗。
明月在天明星稀,仙人夜半歌紫薇。
黄鹤一去无消息,昆仑玄圃将安归。
万里塞烟透人肌,千山苍翠湿吾衣。
下山忽遇天风起,一一化作浮云飞。
天门不关飞早霜,精晶水帘浮日光。
水面云华湿不起,鱼龙吹沫穿石梁。
波间石苔绿于发,袅袅漾之千尺长。
微风千里湛空碧,孤槎疑是来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