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雍熙院兴师房中修行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宁静与深邃。
首句“习静未离解”,点明了老僧并未完全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但已经习惯了内心的平静,暗示了其修行的深入。接着,“悟空犹著禅”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老僧虽身处世间,但心已超脱,保持着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实践。
“斋居性所近,古寺境萧然”两句,描绘了老僧在古寺中的生活状态,斋戒清修,环境幽静,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简朴描述,更是对心灵世界的纯净追求的体现。
“瓶水寒生冻,炉香暝袅烟”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瓶中的水结冰,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凝定与超然。
最后,“老僧眉雪白,晏坐已忘年”以老僧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状态收尾,白发如雪,长时间的静坐使得他仿佛超越了时间的束缚,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一形象既是对老僧高深修行的赞美,也是对禅宗精神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僧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内在世界,以及修行者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