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京洛风尘里,相逢眼尽青。
故人多密近,谁诵四隅铭。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与孤独感受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之手。诗人以京洛(即长安和洛阳,两座古都)为背景,描绘了一种沧桑巨变后的感慨。
“京洛风尘里”,这里的“风尘”指的是世事的变迁与尘世的喧嚣,是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政治多变的一种隐晦表达。同时,“风尘”也常用来形容红尘滚滚,人情冷暖,让人感到无从把握。
“相逢眼尽青”,这句话则描绘了诗人与旧友重逢时的场景。“眼尽青”意味着诗人看向对方时,满目皆是悲凉和苍老的情感。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也透露出了对现实无情变迁的哀愁。
“故人多密近”,在这句话中,“故人”指的是旧友或昔日相知的人。“多密近”则是说这些旧友现在都聚集在诗人的周围,似乎是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这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谁诵四隅铭”,这里的“四隅铭”通常指的是古代刻在宫殿墙角或柱上的一些名言警句,用以教育后世。诗人问道“谁诵”(即谁去吟诵),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与精神遗产是否还被当今社会所重视的疑惑。
总体而言,这几句话通过对旧都风光和旧友相逢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变化时的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红桃素李竞年华,周偏长安万万家。
何事青青庭下柏,东风吹尽亦无花。
东宫归政五年馀,隐几时观黄老书。
禁闼无为民自化,熙熙不独在春初。
冰澌半解波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四海澄清天子孝,朝回日奉万年觞。
长乐晓钟残,皇舆入问安。
东风犹料峭,冒絮禦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