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宗涤楼稷辰赠行二首(其一)

岂为一身惜,将如时事何。

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

军尽惊飞镝,人能议止戈。

《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个人责任感。首句“岂为一身惜”,表明作者不只为个人考虑,而是深思大局;“将如时事何”则直接关注国家时势,显示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运用比喻,表达即使个人力量微小,但如果持续积累,也能产生深远影响,暗示改革的力量虽小,但积少成多,足以改变局势。

“军尽惊飞镝,人能议止戈”进一步强调军事冲突的紧张和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最后两句“《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以佛教经典《华严经》中的修行来寓意,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坚持信念,通过诵读佛经来寻求内心的力量,试图以智慧和信仰来平息狂乱的局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林则徐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社会变革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宗涤楼稷辰赠行二首(其二)

昨枉琼瑶杂,驰情到雪山。

投荒非我独,寻梦为君还。

但祝中原靖,奚辞绝塞艰。

只身万里外,休戚总相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河内吊玉溪生

江湖天地两沦虚,党事钩连有谤书。

偶被乘鸾秦赘误,讵因罗雀翟门疏。

郎君东阁骄行马,后辈西昆学祭鱼。

毕竟浣花真髓在,论诗休道八叉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汤阴谒岳忠武祠

不为君王忌两宫,权臣敢挠将臣功。

黄龙未饮心徒赤,白马难遮血已红。

尺土临安高枕计,大军河朔撼山空。

灵旗故土归来后,祠庙犹严草木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壬寅二月祥符河复仍由河干遣戍伊犁蒲城相国涕泣为别愧无以慰其意呈诗两首(其一)

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

精卫原知填海误,蚊虻早愧负山多。

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

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