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二月祥符河复仍由河干遣戍伊犁蒲城相国涕泣为别愧无以慰其意呈诗两首(其一)

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

精卫原知填海误,蚊虻早愧负山多。

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

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表达了他对即将远赴边疆戍守伊犁的将士们的深深关怀和离别时的感慨。首句“幸瞻巨手挽银河”描绘了相国(林则徐)的手势如同挽起银河般有力,显示出他对戍卒们的激励与期望。次句“休为羁臣怅荷戈”劝慰他们不必因被贬谪而沮丧,暗示他们应以国家大局为重。

第三句“精卫原知填海误”引用精卫填海的神话,寓意戍卒们虽知任务艰巨,但决心坚定,不畏困难。第四句“蚊虻早愧负山多”以小虫自比,表示即使力量微小,也愿尽力承担重任,体现了士气和责任感。

第五、六句“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表达了对戍卒们的牵挂和对他们未来的期许,希望他们在西行路上能坚持理想,同时暗示朝廷无人关注他们的艰辛。

最后两句“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劝告相国自己,不必过于悲伤,因为戍卒们的付出和牺牲无法用简单的得失衡量,表达了对相国情感的宽慰和对戍卒的崇高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激励又有关怀,展现了林则徐作为领导者的胸怀和人情味。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壬寅二月祥符河复仍由河干遣戍伊犁蒲城相国涕泣为别愧无以慰其意呈诗两首(其二)

元老忧时鬓已霜,吾衰亦感发苍苍。

余生岂惜投豺虎,群策当思制犬羊。

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恩每饭总难忘。

公身幸保千钧重,宝剑还期赐尚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二首(其一)

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仍期促膝谈。

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

扬沙翰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二首(其二)

公比鲰生长十年,鬓须犹喜未皤然。

细书想见眸双炯,故纸难抛手一编。

僦屋先教烦次道,携儿也许学斜川。

中原果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哭故相王文恪公二首(其一)

才锡元圭告禹功,公归遵渚咏飞鸿。

休休岂屑争他技,蹇蹇俄惊失匪躬。

下马有坟悲董相,只鸡无路奠桥公。

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