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

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

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

试弄阳春曲,西园桃已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位紫色清雅之人吹奏着一支笛子,乐声飘荡在月光下的厅堂。
大雁在傍晚如雪的云层中飞起,龙吟之声回荡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之上。
敌人的尘土深深侵入了汉家的土地,边疆的思绪伴随着强烈的边风。
试着演奏一曲春天的乐章,西园的桃花已经盛开红艳。

注释

紫清人:形容人气质高洁。
月堂:月光下的厅堂,可能指宫殿或雅致的室内空间。
雁: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
龙吟:龙的吟啸,比喻优美的音乐或壮丽的景象。
虏尘:敌人的战尘,代指战争。
汉地:汉朝的领土,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羌思:羌族人的思绪,可能指边境的忧虑或思乡之情。
边风:边境地区的风,常带有边疆的气息。
阳春曲:春天的乐曲,寓意欢快或美好的事物。
西园:西边的园林,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桃已红:桃花已经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切感受。其中,“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两句,以优美的意象设定了诗歌的氛围,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其中“雁起”指的是大雁飞翔,“雪云夕”暗示了寒冷的气候,而“龙吟”则象征着笛子的声音,如同龙的吟唱,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受,“虏尘深汉地”指的是边塞地区的沙土飞扬,而“羌思切边风”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羌”,通常是指古代西北民族,借以表达对遥远地方的情感寄托。

最后,“试弄阳春曲,西园桃已红”两句,则是诗人在边塞环境中寻找一丝慰藉之情。通过吹奏春日的乐曲,以及观赏到西园中已经盛开的桃花,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为诗人的内心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反映出其边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隋宫怀古

废宫深苑路,炀帝此东行。

往事馀山色,流年是水声。

古墙丹雘尽,深栋黑煤生。

惆怅从今客,经过未了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喜王子载话旧

相逢青眼日,相叹白头时。

累话三朝事,重看一局棋。

欢娱非老大,成长是婴儿。

且尽尊中物,无烦更后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富阳道中送王正夫

㭊㭊上荒原,霜林赤叶翻。

孤帆天外出,远戍日中昏。

摘橘防深刺,攀萝畏断根。

何堪衰草色,一酌送王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寓怀寄苏州刘郎中

一闻周召佐明时,西望都门强策羸。

天子好文才自薄,诸侯力荐命犹奇。

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

唯是胜游行未遍,欲离京国尚迟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