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汪氏味兰斋梁大同瓦,瓦文为“能仁寺比丘正鹫仿铜雀剩瓦五万片舍入法忍寺愿先妣童氏十九娘超生佛界大同元年四月陆墓甘郎造”四十三字

儿女痴情,顿触我、古愁历历。

谁信得、生天成佛,轮回消息。

此日摩挲铜雀样,当时多少寒鸦集。

看南朝、天子舍生来,江山易。风雨夜,梵音寂。

兴亡梦,檐溜滴。抚沧桑遗物,徒增萧瑟。

罗庙埃碑犹兀峙,唐宫汉殿无陈迹。

问黄炎、证据久销沉,空嗟惜。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汪氏收藏的"能仁寺比丘正鹫仿铜雀剩瓦"为引,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儿女痴情,顿触我、古愁历历",以儿女情长引发对古人的愁绪,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写到轮回与佛教观念,暗示生死变迁,"生天成佛,轮回消息",反映出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此日摩挲铜雀样,当时多少寒鸦集"描绘了瓦片上的铜雀图案,以及昔日南朝繁华景象的对比,"看南朝、天子舍生来,江山易",揭示了历史更迭,王朝兴衰的无情现实。"风雨夜,梵音寂。兴亡梦,檐溜滴",通过自然景象寓言历史的风雨飘摇和人事如梦。

"抚沧桑遗物,徒增萧瑟",作者感叹于历史遗迹带来的凄凉,"罗庙埃碑犹兀峙,唐宫汉殿无陈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过往辉煌的消逝。最后,词人以"问黄炎、证据久销沉,空嗟惜"收尾,表达了对历史证据消失的惋惜,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深叹息。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借古抒怀,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敏锐的人生洞察力。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相见欢.本意

多情容易凝眸。莫含羞。可许朝朝伺汝看梳头。

何处住。商量语。住温柔。着意怜侬携手上眉楼。

形式:

减兰.鹓雏以所著红豆书屋近词见示,赏以小词

深情如是。愿种漫天红豆子。两字相思。

葬向心头一点痴。春风微逗。何事干卿池水皱。

幽梦迢迢。酒浅愁深骨也销。

形式:

临江仙.当湖偕内子同游瀛洲书院

科第污人根性贱,登瀛好梦成空。

笑他名士可怜虫。人文都阒寂,枉说此间雄。

三月春寒犹料峭,桃花片片飞红。

阑干并倚太匆匆。楼台看倒影,湖水自生风。

形式:

柳梢青.寒食日报本塔寺晚眺

是雨余天,是消魂节,是夕阳天。

小住匆匆,尖寒恻恻,薄病恹恹。僧寮暂此参禅。

遥望处、湖山可怜。将酒浇愁,将花献发,将梦游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