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一番小雨,陡觉添秋色。

桐叶下银床,又送个、凄凉消息。

故乡何处,搔首对西风,衣线断,带围宽,衰鬓添新白。

钱塘江上,冠盖如云积。

骑马傍朱门,谁肯念、尘埃墨客。

佳人信杳,日暮碧云深,楼独倚,镜频看,此意无人识。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一场小雨过后,突然觉得秋天的色彩更加浓郁。
梧桐叶飘落在银色的床铺上,又带来了令人伤感的信息。
故乡在何方?我对着西风抓头苦思,衣带渐宽,两鬓增添了新的白发。
钱塘江上,达官贵人如云聚集。
骑着马靠近豪门,又有谁会关心像我这样的平凡文士呢?
美人音讯全无,傍晚时分,碧空如洗,高楼独立,镜中照见自己,这份心情却无人能懂。

注释

陡觉:突然感到。
银床:月光照射下的地面或床铺,这里指落叶。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焦虑或思考。
尘埃墨客:比喻地位卑微的文人。
信杳:音信全无。
碧云深:形容天空湛蓝,云层深远。
楼独倚:独自倚靠在楼上。
此意:内心的情感或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后的萧瑟景象,通过小雨带来的凉意和桐叶上的露珠,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通过搔首西风、衣线断裂、带围宽松、衰鬓添白等细节表达得淋漓尽致。

钱塘江上的繁华景象,与骑马行走在朱门旁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慨于世事变迁,对于那些尘封往事无人记忆。最后,诗人描写了佳人的幽居生活,她在日暮时分立于碧云深处的楼中,频频望镜,表达了一种孤独无边、无人理解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哲思。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三)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

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

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

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

开残桃李春方到。谁送东风早。杖藜幽径踏馀花。

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迢迢云水横清浅。

不遣愁眉展。数竿修竹自横斜。

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一)

广寒蟾影开云路。目断愁来处。菊花轻泛玉杯空。

醉后不知星斗、乱西东。今宵入梦阳台雨。

谁忍先归去。酒醒长是五更钟。

休念旧游吹帽、几秋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

西郊追赏寻芳处。闻道冲寒去。雨肥红绽向南枝。

岁晚才开应是、恨春迟。天涯乐事王孙贵。

花底还君醉。有人风味胜疏梅。

醉里折花归去、更传杯。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