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水石藤树人物

青天出片石,古木垂寒藤。

下有太古士,姓字不可称。

暝坐游九垓,元气随所乘。

恐是无怀民,县车避朝徵。

人生苦劳役,视此将无惩。

方为枪榆鴳,何羡天池鹏。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与隐士形象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首句“青天出片石”,以“片石”突显其孤傲独立之态,仿佛从天际中脱颖而出,象征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接着“古木垂寒藤”,古木苍老,寒藤缠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下有太古士,姓字不可称。”点出画面中心的人物——一位远古时代的士人,其身份神秘,不为人知,隐居于此,与世隔绝。这不仅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也暗示了他可能拥有非凡的智慧或超然的境界。

“瞑坐游九垓,元气随所乘。”描述这位士人在夜晚沉思冥想,仿佛穿越于天地之间,与宇宙的原始气息相融合,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恐是无怀民,县车避朝徵。”引用古代传说中的无怀氏之民,他们生活在没有官制、战争和纷争的理想社会中。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中劳役和纷扰的反感。

“人生苦劳役,视此将无惩。”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的艰辛和劳碌,认为面对这样的生活,应该有所反思,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方为枪榆鴳,何羡天池鹏。”以“枪榆鴳”比喻平凡的生活,与“天池鹏”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接受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追求高远的目标,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07)

卢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成皋王太虚观斋居感鹤至

夏后骑两龙,上下扶桑津。

青阳登帝台,俛仰觞百神。

张乐岂洞庭,感召即精禋。

玄鹤西南来,盘舞紫霞宸。

清响落云间,指顾环河滨。

重华未云邈,大孝方此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邺下赠吴山人闻官军与倭战不利

慷慨燕市歌,萧萧易水风。

至今多感激,常摧壮士衷。

邺中逢吾子,正值风尘里。

剑歌为尔开,一语肝胆是。

西北戎马喧,东南海水翻。

尔我俱草莽,谁能期报恩。

白马河上驰,翩翩欲何为。

三军气已死,主将无复知。

君有鲁连箭,赤羽不肯见。

请为约矢书,一解聊城战。

形式: 古风

送吴东原还苏门

少年负意气,客游长千里。

八月秋风高,扬帆下江水。

江水复悠悠,送君临清州。

临清花月好,锦障带珠楼。

谁家妖冶女,弹筝日歌舞。

忘却湖南商,无复相思苦。

相思能几时,还家定有期。

庭前芳桂树,攀取最长枝。

邻儿问野叟,椎牛劝美酒。

夜深起相视,君须近长否。

辗转东原游,思君不可求。

魂梦一见之,多在石湖头。

形式: 古风

重寄内二首(其一)

青山横东郭,白水流城西。

欲济微舟楫,缅眺少丹梯。

唯当见明月,相思俱沉迷。

此时遥相望,知汝流玉啼。

浮尘暗芳鉴,蛛网生兰闺。

一身在罿罻,八翼垂沙泥。

汝非蔡琰人,长跪解羁栖。

好为小儿女,倾心听天题。

白日有返光,出云还旧溪。

会面秋风前,勿作频酸嘶。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