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乍到频劳问所须,所须非玉亦非珠。
爱君水阁宜闲咏,每有诗成许去无。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荅尉迟少尹问所须》。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简单物品的欣赏和对朋友问候之事的回应。
"乍到频劳问所须,所须非玉亦非珠。"
这里诗人表明自己并不是需要那些珍贵如玉石、光彩如珍珠的东西,而是更注重生活中的实用物品。这两句通过对比手头所需与奢侈品之间的差异,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宁愿过简单生活的情怀。
"爱君水阁宜闲咏,每有诗成许去无。"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喜悦的环境中——水阁——从事创作诗歌的场景,并且每当一首诗作完,就会允诺将其送往他方。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交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文学创作与朋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白居易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人文关怀。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劳将白叟比黄公,今古由来事不同。
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烛下尊前一分手,舟中岸上两回头。
归来虚白堂中梦,合眼先应到越州。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
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