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开少(其三)

吹笳放畜遍长洲,洒泪逢君泖上舟。

战鼓魂销莺脰月,义旗风卷鹤湖秋。

袖藏沧海枪犹在,衣溅吴江血未收。

每过乌台添往恨,几回掩面哭西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酬开少(其三)》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深沉的历史哀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吹笳放畜遍长洲,洒泪逢君泖上舟”,以吹笳放牧的场景开始,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随后诗人与友人在泖水上相遇,泪水交织,表达了重逢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喜悦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颔联“战鼓魂销莺脰月,义旗风卷鹤湖秋”中,“战鼓魂销莺脰月”描绘了战争结束后,月光下的战场寂静无声,仿佛连战鼓的灵魂都已消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悲凉的氛围;“义旗风卷鹤湖秋”则通过义旗在秋风中的飘扬,象征着正义与勇气的传承,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

颈联“袖藏沧海枪犹在,衣溅吴江血未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枪械虽已收起,但袖中似乎还藏着海洋般的深沉记忆,衣物上的血迹仍未完全洗净,象征着战争留下的创伤与记忆难以抹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尾联“每过乌台添往恨,几回掩面哭西州”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每次经过乌台(可能指某种特定地点或象征)都会增添对过去的遗憾,几度掩面哭泣于西州(可能指某地或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酬开少(其四)

遍舟震泽去难攀,皂帽单襦自入关。

客路行歌逢鬼笑,邻樯辨语识生还。

同来仗策推公瑾,独赋伤心是子山!

待诏半年徒寂寂,谏章时为破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读开少御史谏章漫书

吾家有仲文,风流擅文赋。

横被党人名,钩校同我锢。

吴江举义师,竟被楼船误。

脱身西入关,上书蒙奇遇。

片言赐豸冠,宰相苦见妒。

吾兄勇报恩,有怀无不吐。

会稽初入国,冀马方东渡。

恤邻宜见哀,况乃唇齿傅!如何元子诞,封爵遍?䪒。

称觞拜新恩,举朝懵不寤?

一疏破迷群,遂使主人惧。

谏章满皂囊,兹当推独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萃士歌

中兴圣人重文墨,取士耻循旧资格。

上书召对无奇才,储贤有馆空自开。

庭试诸生本故事,亲拔明经称萃士。

木天教习随庶常,梧垣径授宠莫当。

传闻馆课兼风雅,可怜萃士无知者!

羽书已报东吴失,萃士初学调音律。

为语萃士学勿迟,关外需君退虏诗!

形式: 古风

陈将军

行宫门外人纷纷,争传看杀陈将军。

郑家勋侯上殿救,天子两耳塞不闻。

天子英明文且武,勋侯难挽雷霆怒。

必罚用惩东向心,伤恩岂顾北道主。

自从登极行天诛,西市骈首阿大夫。

今年二竖冒官职,即时赐死冤谁呼!

从来乱国用重典,将军观望那得免!

君不见郑家出抱将军尸,颈血淋漓亲为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