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游东禅

出城林径起苍烟,白马遗踪俗尚传。

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

百年骚客来题寺,三月游人作乐天。

更爱堂头迎太守,路旁先坠碧云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走出城外,林中小径升起淡淡的青烟,白马的遗迹还被世人传颂。
在第一座僧人的住所,兰若寺附近,我曾多次醉倒在荔枝树前。
历经百年的文人墨客来这里题诗,三月的游客们在此欢度如诗人白居易般的生活。
我更喜欢堂前迎接太守的场景,路边的绿叶仿佛编织成一片碧绿的云彩落下。

注释

出城:离开城市。
苍烟:淡青色的烟雾。
白马:古代的一种马,可能象征着英雄或传说。
遗踪:遗留的痕迹。
俗尚:民间习俗。
僧居:僧人居住的地方。
兰若:寺庙的别称。
身醉:身心沉醉。
荔枝:一种热带水果,此处可能指代美酒。
骚客:指有才华的文人。
题寺:在寺庙墙壁上题诗。
乐天:白居易的字,这里指代他的乐观和豁达。
堂头:堂屋前面。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碧云编:形容绿色树叶密集如云,生动形象。

鉴赏

这首宋诗《上巳游东禅》是程师孟所作,描绘了诗人出城游历时的情景。首句"出城林径起苍烟",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城外树林间升起的淡淡雾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白马遗踪俗尚传"则暗示着此处曾有历史故事或传说,增添了文化韵味。

"第一僧居兰若处"点明了诗人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僧侣们在此修行,环境清幽。"几番身醉荔枝前",诗人醉心于眼前的美景,甚至可能在品尝荔枝时陶醉,流露出对自然与美食的热爱。

"百年骚客来题寺",说明此地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题诗留念,体现了其文化积淀。"三月游人作乐天"描绘了春日里游人如织,人们在此欢度时光,宛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般的逍遥心境。

最后一句"更爱堂头迎太守,路旁先坠碧云编",诗人特别喜爱寺庙中的某个场景,可能是迎接官员的壮观场面,或者是路边随风飘落的树叶,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深深喜爱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收录诗词(65)

程师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牛头寺

前日闽都旧长官,穷冬从此据征鞍。

牛头寺里千峰月,水口村边万石滩。

竹叶尽来堂少暖,荔枝无处地多寒。

明朝出境重回首,已约三山马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其三)

碧瓦春城十万家,可怜夫子独堪嗟。

园林犹有前朝木,冠盖难寻故主花。

亭瞰夕阳邻古刹,池通野水见晴沙。

天然操尚无尘滓,合住蓬莱弄綵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其二)

君家幽寂似山家,闻者其谁不见嗟。

闭户几多闲日月,扫园有限旧烟花。

书窗燕坐琴横石,吟径徐行杖卓沙。

壁有谢公题好句,国人方此识馀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其一)

少年为学已名家,才折丹枝病可嗟。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

也怜美玉犹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

赖有隐居如谷口,直将高意抗青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