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五首(其三)

君不见西陵田。从横十字成陌阡。君不见东郊道。

荒凉芜没起寒烟。尽是昔日帝王处。

歌姬舞女达天曙。今日翩妍少年子。

不知华盛落前去。吐心吐气许他人。

今旦回惑生犹豫。山中桂树自有枝。

心中方寸自相知。何言岁月忽若驰。

君之情意与我离。还君玳瑁金雀钗。

不忍见此使心危。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行路难五首(其三)》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吴均所作,通过对西陵田、东郊道等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历史变迁与人生无常的主题。

首句“君不见西陵田”,诗人以“西陵田”为引子,铺陈出一幅纵横交错、阡陌分明的田园画卷,暗示着往昔的繁华与秩序。接着,“君不见东郊道”则转向另一幅荒凉景象,荒草丛生、寒烟笼罩的道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尽是昔日帝王处,歌姬舞女达天曙”,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感慨。帝王的宫殿如今只剩下荒废的遗迹,昔日的歌姬舞女也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晨光熹微,似乎还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今日翩妍少年子,不知华盛落前去”,诗人将目光转向当下,描述了年轻一代的浮华生活,但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青春易老的忧虑。这些年轻人或许正沉浸在眼前的繁华之中,却未意识到美好时光终将消逝。

“吐心吐气许他人,今旦回惑生犹豫”,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情感。人们在追求欲望的同时,内心也会产生疑惑和犹豫,是否真的值得为他人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真心。

“山中桂树自有枝,心中方寸自相知”,诗人以自然界的桂树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的心境。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认知却是永恒不变的。

最后,“何言岁月忽若驰,君之情意与我离。还君玳瑁金雀钗,不忍见此使心危。”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友情或爱情可能随时间而淡漠。他选择归还珍贵的礼物,既是对过去情感的告别,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保护,不愿因回忆而感到心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自然以及情感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与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向往。

收录诗词(142)

吴均(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 字:叔庠
  • 籍贯: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 生卒年:469年—520年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五首(其四)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安少女名桃根。

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

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

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

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五首(其五)

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

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白酒甜盐甘如乳。绿觞皎镜华如碧。

少年持名不肯尝。安知白驹应过隙。

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

逶迤好气佳容貌。经过青琐历紫房。

已入中山冯后帐。复上皇帝班姬床。

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

日暮耿耿不能寐。秋风切切四面来。

玉阶行路生细草。金炉香炭变成灰。

得意失意须臾顷。非君方寸逆所裁。

形式: 乐府曲辞

重赠临蒸郭某诗

英英者桂,结景嵩华。润以碧沼,萦以紫霞。

葐蒀其气,晻映其华。终朝顾止,载挹载嗟。

英英者桂,亦好其音。爰凋爰剖,为此瑟琴。

缀以清玉,镂以白金。终朝顾止,悠悠我心。

蔽茀小草,亦呈其节。华不堪献,条不堪结。

娈彼芳辉,怜此冥灭。终朝顾止,心焉如咽。

形式: 四言诗

王侍中夜集诗

抽兰开石路,剪竹制山扉。

文沦见绿水,参差隐翠微。

西山采药至,东都谢病归。

纺毛织野服,缝芰作山衣。

欲知三青鸟,檐上素云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