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游

我乘逸兴浮扁舟,杨花渡江飞满头。

河豚初熟鲚鱼烂,借问春光须少留。

人间乍听黄金鸟,物外谁怜白雪鸥。

但愿沧波化为酒,青山两岸皆糟丘。

人生快意天地小,登览何必须瀛洲。

渔歌声断自起舞,酩酊更看江月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游江的畅快心情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首句“我乘逸兴浮扁舟”直接点明了诗人乘舟出游的情景,以“逸兴”二字表达了出游时的愉悦与超脱。接着,“杨花渡江飞满头”一句,以杨花随风飘扬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江上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河豚初熟鲚鱼烂”描绘了江中丰富的渔业资源,河豚和鲚鱼都是江中常见的美味佳肴,暗示了诗人对美食的期待与享受。“借问春光须少留”,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春天的美景能停留得久一些,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人间乍听黄金鸟,物外谁怜白雪鸥”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间的美妙声音比作“黄金鸟”的啼鸣,将远处的鸥鸟比作“白雪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但愿沧波化为酒,青山两岸皆糟丘”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他希望江水能化为美酒,青山能成为酒坛,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极致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人生快意天地小,登览何必须瀛洲”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快乐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快乐并不需要依赖于遥远的仙境,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能充满乐趣。而“渔歌声断自起舞,酩酊更看江月流”则以渔歌和江月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尽情释放自我、享受生活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快乐的追求,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望夫石

杜鹃啼血春林碧,妾有离愁异今昔。

上尽高山第一峰,目乱魂飞化为石。

化为石,可奈何,泪悬白露衣薜萝。

千古万古望夫恨,一江秋水寒蟾多。

汉家天子点征役,良人荷戈归不得。

此身未老将何从,不似山头化为石。

形式: 古风

两山间

江南南山连北山,苍藤翠水水潺潺。

水深藤老木拱矣,不知游子何时还。

白云孤飞岁华晚,独鹤一声星斗残。

两山秀色手可揽,嗟我不得山中閒。

形式: 古风

莲根有长丝

莲根有长丝,不供贫女机。

柳梢有飞绵,不暖寒者衣。

朝歌悠悠暮歌短,下地沉沉上天远。

东生白日还西流,志士长怀万古愁。

形式: 古风

朝出青闺里

朝出青闺里,自汲井华水。

井水如磨铜,妾面似芙蓉。

照影返自叹,净洗铅华浓。

郎骑白马玉关去,令人绣被冷春风。

春风欲尽来何迟,蚕蛾散子鸦哺儿。

写得短书无寄处,幽恨填膺泪如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