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伯正字招东郊观梅晚集茶院秀远堂举之舍弟有诗景伯和章见简同赋(其二)

青春垂地风头恶,寒色侵肌雪意酣。

路转溪桥回马足,行穿松径得僧蓝。

联裾正喜陪清赏,挥麈何妨共剧谈。

它日海邦传盛事,诗仙曾此驻鸾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青春的力量猛烈如狂风,寒冷的气息直透肌肤,仿佛雪花正尽情飞舞。
马蹄在溪桥边转了个弯,我们在松林小径中漫步,遇见了身着僧衣的蓝衫僧人。
我们穿着整齐的衣服,一同欣赏这清幽景色,愉快地交谈,不介意深入讨论各种话题。
将来海外也会流传这段盛事,因为诗仙也曾在此停留,乘坐华丽的车驾。

注释

青春:指年轻的岁月。
垂地:形容力量或气势盛大。
风头恶:形容风势猛烈。
寒色:寒冷的气氛。
雪意酣:雪花飘落的景象仿佛在畅饮。
路转:道路转折。
溪桥:小溪上的桥。
回马足:调转马头。
行穿:行走穿过。
僧蓝:僧人的蓝色服装。
联裾:穿着相同或相近的衣服。
清赏:清雅的欣赏。
挥麈:挥动麈尾,指轻松交谈。
剧谈:深入的交谈。
它日:未来某一天。
海邦:海外国家。
传盛事:流传佳话。
诗仙: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驻鸾骖:停留乘坐华丽的车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外游赏图景。开篇"青春垂地风头恶,寒色侵肌雪意酣"写出了初春时节,虽然大地回暖,但依然能感受到寒风的刺骨和残留的雪花带来的清凉。

紧接着"路转溪桥回马足,行穿松径得僧蓝"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步情景。溪桥旁的道路曲折,马蹄声响;穿过苍郁的松林,小径上偶遇僧人的衣袍,色彩淡雅。

诗中接着写道"联裾正喜陪清赏,挥麈何妨共剧谈"。这里的“联裾”指的是交织在一起的诗句或是朋友之间的情谊。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自然之美,无需挂念,只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文学艺术。

最后两句"它日海邦传盛事,诗仙曾此驻鸾骖"表达了对历史上伟大事件和文学巨匠的怀念。这里的“它日”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代,“海邦”象征着广阔的国度;而“诗仙”是对古代才子李白的尊称,传说他曾在此驻足,留下美丽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际交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游赏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4)

李益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孝宗皇帝挽词(其一)

上历轩皇凤,初潜建邸龙。

系隆元艺祖,付托大高宗。

幸学重鸣跸,明禋九奠琮。

未酬恢复志,遗恨隘疆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孝宗皇帝挽词(其二)

授受唐虞盛,羹墙极继承。

诚身唯业业,子道每烝烝。

寰海双亲养,通丧上圣能。

独高惟孝德,万古仰徽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挽郭知府

平生孤苦范希文,盖世功名自立身。

要识乡闾称孝子,定知宗社作忠臣。

一麾未足抟云翼,五鼎犹怀念棘薪。

怅望新阡无路到,他年宿草亦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崔舍人

声闻江淮满,文章燕许期。

棣华联秀萼,椿老见芳枝。

璧水风流尽,金銮宠遇私。

哀崇极闵饰,埋玉更成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