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胜词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

声声催我急种谷,人家向田不归宿。

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是谁赋予你戴胜这个名字,在树上筑巢却在墙头啼鸣。
声声啼鸣催促我赶紧播种,人们都往田里去忙得不回家过夜。
你有着鲜艳的紫色冠羽和斑驳的褐色羽毛,叼着蜻蜓飞过屋顶。
可怜那白鹭遍布绿色池塘,却不如戴胜懂得顺应天时。

注释

戴胜:一种鸟的名字,头部有显著的羽冠,常被赋予吉祥的寓意。
尔:你。
木中:树上。
窠:窝,巢穴。
声声:连续的叫声。
种谷:种植谷物。
人家:人们。
向田:去田里。
紫冠:紫色的冠羽,特指戴胜鸟头部的特征。
采采:色彩鲜明的样子。
褐羽斑:褐色且带有斑点的羽毛。
可怜:值得怜悯,这里含有对比之意。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满绿池:遍布在绿色的池塘中。
知天时:懂得季节变化或自然规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戴胜鸟的叫声和行动,反映出农时节令的紧迫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度量时间的赞赏。

诗中的“戴胜谁与尔为名”,开篇即设问,引起读者对戴胜这一物象的关注。接着,“木中作窠墙上鸣”生动地描绘了戴胜在树林和墙头间鸣叫的情景。

下片“声声催我急种谷”,通过戴胜清脆的声音,传达出春天到来、农事紧迫的信息。诗人感受到自然界的节令变化,不得不加快脚步去种植庄稼,以应对季节的要求。

“人家向田不归宿”则展示了农民们为了赶上农业生产的时节,而整日奔波于田间,连夜晚回家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通过戴胜鸟声和人类的忙碌,强调了春耕的紧迫性。

“紫冠采采褐羽斑”中的“紫冠”指的是戴胜头上的紫色饰物,而“褐羽斑”则是指其身上的斑纹。这里通过对鸟类外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接下来的“衔得蜻蜓飞过屋”生动地展示了戴胜捕捉食物的情景,同时也传递出它对时间的敏感和适时行动。

最后,“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诗人通过对比戴胜与白鹭,表达了对戴胜能够准确把握季节变化的赞赏。这里的“可怜”并非贬义,而是出自同情,表明白鹭虽然优雅,但在理解季节方面不如戴胜。

整首诗通过戴胜这一动物形象,传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和时间观念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同步的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簇蚕辞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

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㬠蒿草。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

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

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

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形式: 古风

鞦韆词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鞦韆,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其一)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

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形式: 词牌: 三台 押[真]韵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其二)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形式: 词牌: 三台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