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峡船具诗(其一)梢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

招招俾作主,汎汎实司命。

风乌愧斟酌,画鹢空辉映。

古人存丰规,猗欤聊引證。

形式: 古风

翻译

以笔直的线条作为起始和终结,让人们辨别出歪斜与正直。
笔尖一动尾随其后,从歪曲中取正确定位。
就像提笔书写公文,如同掌握时间的权柄。
如同遵循师长的律例,如同宣布重要的指令。
守住那份正直与直接,获得刚强且坚韧的力量。
既然能渡过艰难险阻,何必畏惧远行的路途。
明确地成为主宰,广泛地掌控命运。
风中的鸟儿惭愧于它的选择,装饰华美的船也只是映衬。
古人留存下来的丰富规范,哎,姑且以此作为证明。

注释

制之居首尾:用直线作为开始和结束。
俾之辨斜正:使人们能够区分斜与正。
首动尾聿随:笔头一动,笔尾随之。
斜取正为定:从不正中取正作为标准。
有如提吏笔:如同官员提笔书写。
有如执时柄:如同掌握时间的控制权。
有如秉师律:如同遵守老师的规则。
有如宣命令:如同宣布命令一样庄重。
守彼方与直:坚守正直的方向。
得其刚且劲:获得刚强坚韧的品质。
既能济险难:既然能克服困难危险。
何畏涉辽夐:何必害怕远行的广阔。
招招俾作主:明确地作为主导。
汎汎实司命:广泛地控制命运。
风乌愧斟酌:风向标的调整显得犹豫不决。
画鹢空辉映:装饰华丽的船只是表面的光辉。
古人存丰规:古人留下的丰富法则。
猗欤聊引證:哎,暂且以此作为引证。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舟师在航行中操控船只的技术和艺术。诗中的“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表明舟师必须精确地控制船头和船尾,使其保持正确的方向。"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准操控的重要性,船头一动,船尾便应随之变化,以保持航行的平衡。

诗中还多次使用“有如”来比喻舟师的技艺,"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这些比喻显示了舟师在操控船只方面的权威和专业性,就像是文官手持笔墨、掌握时间的把柄一样,也像法官执行法律规则、宣读命令那样庄重而有力。

诗人通过“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表达了舟师在操控船只中展现出的力量和坚定。"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则显示了舟师面对困难航行时的勇气和自信,即使是危险的水域,也不畏惧。

最后,“招招俾作主,汎汎实司命”描绘了一幅舟师掌控船只、指挥若定的大师风范。"风乌愧斟酌,画鹢空辉映"则是对这种技艺的赞美,好像连风和鸟都为之所动,感到光彩夺目。

整首诗通过对舟师操控船只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航海技术和舟师技艺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规则和秩序的尊重。这是一首充满力量美和技术美的诗篇。

收录诗词(61)

王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志峡船具诗(其二)橹

用之大曰橹,冠乎小者楫。

通津既能济,巨浸即横涉。

身之使者颊,虎之拿者爪。

鱼之拨者鬣,弩之进者筴。

此实为相须,相须航一叶。

形式: 古风

金口步

两山斗咽喉,群石矗牙齿。

行客无限怨,横吞一江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金盘草诗

今春从南陵,得草名金盘。

金盘有仁性,生在林一端。

根节岁一节,食之甘而酸。

风俗竞采掇,俾人防急难。

巴中蛇虺毒,解之如走丸。

巨叶展六出,软干分长竿。

摇摇绿玉活,袅袅香荷寒。

世云暑酷月,郁有神物看。

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

今之为政者,何不反此观。

知彼苛且猛,慎勿虐而残。

一物苟失所,万金惟可叹。

莫并蒿与莱,岂羡芝及兰。

勤渠护根本,栽植当庭栏。

寄言好生者,休说神仙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齿落词

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

吾齿右排上,一齿脱而去。

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

年籥惜不返,日驭走为蠹。

唇亡得无寒,舌在从何诉。

辅车宜长依,发肤可增惧。

不须考前古,聊且为近喻。

有如云中雨,雨散绝回顾。

有如枝上叶,叶脱难再附。

白发非独愁,红颜岂私驻。

何必郁九回,何必牵百虑。

开尊复开怀,引笔作长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