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涉足尘埃世态生,山林养节久方成。
论松略似观人法,谁及新安戴彦衡。
此诗以“涉足尘埃世态生,山林养节久方成”开篇,描绘了人在世俗中经历种种,而后寻求心灵归宿于山林之中,通过长时间的修养,最终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接着,“论松略似观人法”,诗人将观察松树的坚韧不拔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相提并论,暗示了通过自然界的观察可以领悟人生的哲理。最后,“谁及新安戴彦衡”一句,表达了对新安地区戴彦衡的敬仰之情,暗含了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戴彦衡一样,在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上有所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自然界的松树象征人的品格,强调了修养身心、追求高尚人格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和敬佩。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和哲思。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朝鲜旧国解烧松,使者朝正数笏从。
著砚未能坚似石,却无胶滞不妨浓。
胶折燕山风莫胜,箧中片片似春冰。
时工止解缘边漆,不悟坚金俨故棱。
除却廷圭跨乃翁,几家绝艺后能同。
来男作相虞儿匠,何怪方今曹素功。
霄汉楼凭江水空,鹳峰书画散秋风。
盛时犹记先人说,泪与残丸滴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