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作(其二)

烟冷风寒处,芙蓉三两枝。

愁怀方换酒,秋意更催诗。

不遇元白友,宁寻沈宋师。

谁知苦吟处,发落一丝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清冷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首句“烟冷风寒处”,以“烟”和“风”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芙蓉三两枝”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仅有几朵荷花独立绽放,既衬托出环境的清冷,也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愁怀方换酒”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面对孤独与愁绪,他选择以饮酒来排解。然而,紧接着的“秋意更催诗”则揭示了诗人并非仅仅满足于消遣,而是将这份愁绪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借诗歌来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不遇元白友,宁寻沈宋师”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古代杰出诗人如元稹、白居易等人为伍的愿望,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古典文学传统的尊重与学习。这里的“元白”和“沈宋”分别指唐代的元稹、白居易和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他们都是著名的诗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最后,“谁知苦吟处,发落一丝丝”点明了诗人的创作状态。在艰苦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不仅耗尽心力,甚至头发都因焦虑而脱落。这既是对诗人勤奋创作的赞美,也是对文学创作艰辛本质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6)

李公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梅

陇头人未来,江南春几许。

惆怅玉笛声,吹落胭脂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素曲送酒

帘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

烦君玉指轻拢撚,慢拨死灰送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清芬阁(其二)

辟书既上不沾恩,拂袖归来闭里门。

聊取江山助篇什,尽将轩冕付儿孙。

纷纷利害真能择,扰扰光尘岂易论。

傥使乘时拜遗补,未应千古配严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古意十四首(其五)

浣衣轻浣布,布缕不如丝。

□坚犹易穿,布弱从可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