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

春风迟我一登楼,红染夭桃绿未稠。

百里练光烟细衬,四围晓色雨初收。

渔歌每自芦中起,画舫还从云外游。

我欲骑鲸从此去,须知直北是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烟雨楼》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烟雨中的楼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句“春风迟我一登楼”,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错位感,仿佛春风特意等待诗人,才缓缓吹拂,让诗人得以在春风中登楼远眺。这既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这一刻独享美景的欣喜之情。

“红染夭桃绿未稠”一句,通过“红”与“绿”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夭桃(即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花瓣如火般热烈,而周围的绿叶尚未浓密,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接下来,“百里练光烟细衬,四围晓色雨初收”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百里的湖面如同一条银练,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细碎的光芒,四周的景色在雨后的清新中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渔歌每自芦中起,画舫还从云外游”则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渔歌在芦苇丛中响起,画舫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下游弋,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悠闲生活的追求。

最后,“我欲骑鲸从此去,须知直北是瀛洲”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去往传说中的仙境——瀛洲的愿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未知的渴望,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烟雨楼》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

谢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瑶簪击玉缶歌

金乌既坠漏箭频,城头月挂银粼粼。

流光照我四座宾,赠我以酒歌阳春。

忆昔瑶台会群真,云璈玉磬俱列陈。

既讽丹箓复清论,天花四散萦我身。

于此一别沦海滨,宿缘未断旋谪尘。

厄满二九始缔姻,桃花绕洞空白云。

白鹤怨我未返轮,灵台郁结思未伸。

庸知鸾驭俄相亲,际此良夜逢故人。

留连莫惜倾玉樽,须臾展我眉上颦。

从此碧落与清津,时修尺一通雁鳞。

何当解缚重作邻,淡扫蛾眉朝紫宸。

形式: 古风

褉日怀黄皆令却寄

丽日念古集,乐事竞水嬉。

缅思清川上,士女介新禔。

秉蕳散芳沼,踏青腻红缡。

洛阳油花卜,开元扑蝶戏。

兰亭聚昔贤,文士掞华辞。

昂首云中锦,惠我曲水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草篇

锦褥襕云绣天地,瑶田铺月迷花魅。

倚偎香魂展寸心,翠锁红闺怨女思。

骊山漳水青无情,结风鞶舞空英英。

冶游款袜私香气,沙畔鸳鸯接紫茎。

旖旎轻扬媚蜂蝶,腻滑纤腰开笑靥。

斗芳偷赠小鬟奇,输却斜眸揉碧叶。

露流荆圃晓衔珠,荒烟连雨通楚巫。

长亭助柳悲离别,阅尽年年恨始枯。

形式: 古风

次外君寄怀

懒性或成癖,偏愁往返频。

牛衣思旧泪,马首恨羁身。

故国梅舒萼,江干柳报春。

画楼今夜月,同照别离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