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公麟山庄图.墨禅堂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我内心本无定所,与万物都能融为一体。
为何一粒墨丸,能自如地展现为山水画卷。

注释

此心:指内心。
初无住:没有固定不变的状态。
物:万物。
皆:都。
禅:这里指禅意,即超越世俗的领悟。
如何:为什么。
一丸墨:一粒墨丸,比喻极小的事物。
舒卷:展开或卷起,形容变化。
化:转变。
山川:山河,代指自然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题李公麟山庄图.墨禅堂》。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李公麟画作中墨色运用的赞叹。"此心初无住",意指画家的心境如水,无拘无束,随物而动,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禅境。"每与物皆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与自然融合的禅意。最后两句"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生动描绘了墨色在画中变化无穷,如同山川般雄浑壮丽,展现了李公麟高超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艺术禅意。整首诗通过赞美墨色的灵动,传达出对艺术创作中禅宗精神的领悟和欣赏。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题李公麟山庄图.澄元谷

石门日不下,潭镜月长临。

细细溪风渡,相看识此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其一)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其二)

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长伴空中月天子,东方行道到西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蹇师嵩山图

峻极登高二十年,汝州回望一依然。

君行亦是高秋后,试觅神清古洞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