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为功成一见几,一逢叔世老渔矶。
后人欲隐求其志,志不因时隐亦非。
此诗为宋代词人叶茵的《三高祠》,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崇敬之情。首句“一为功成一见几”暗示了对古人成就的钦佩与探究,"几"字用得精妙,既有计数之意,又寓含深刻的思考。紧接着,“一逢叔世老渔矶”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隐逸山林的情状,"叔世"二字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敬仰,而“老渔矶”景象,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生动描摹。
最后两句,“后人欲隐求其志,志不因时隐亦非。”表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真实志向的探寻,以及对这种志向不受时代影响的肯定。这里的“志”字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它既是历史人物内心的坚持,也是后人所追求的精神遗产。
整首词通过对古人的功成、隐逸生活和不朽志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个人精神独立性的赞美。叶茵以其深厚的历史修养和独到的艺术感悟,将这种崇敬之情转化为词作中的生动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古木环池竹数竿,疏篱补菊屋三间。
白云不放红尘入,无怪山人懒出山。
交柯叆苍寒,不碍青霄路。
油然隐者心,一声孤鹤度。
一簇莲灯亦可观,隔墙箫鼓二更残。
平生未识繁华事,旋借宣和国史看。
帽破衣宽骨相寒,为花日日醉吟鞍。
时人祗道题风月,后世将诗作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