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少微金华山隐居

岩前通细路,岭外接危峰。

梯磴踰千级,烟霞过万重。

缘崖收异荈,步壑数长松。

隔屋号朱虎,当窗现黑龙。

蘅兰争酷烈,桃李角鲜秾。

隐士多相过,仙人庶可逢。

第能安性命,何患改颜容。

炼鼎丹砂熟,倾壶白酒醲。

微茫追绝响,潇洒振孤踪。

乡里宜同好,他年必子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沈少微在金华山隐居的生活环境与心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景色。从“岩前通细路,岭外接危峰”开始,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连接着险峻的山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接着,“梯磴踰千级,烟霞过万重”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崎岖与遥远,同时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艰辛与孤独。然而,这种艰苦并未让诗人感到沮丧,反而通过“缘崖收异荈,步壑数长松”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隔屋号朱虎,当窗现黑龙”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可能寓指隐居生活中的神秘与未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下来,“蘅兰争酷烈,桃李角鲜秾”则描绘了山中植物的繁盛与生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层次感。

“隐士多相过,仙人庶可逢”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最后,“第能安性命,何患改颜容。炼鼎丹砂熟,倾壶白酒醲。微茫追绝响,潇洒振孤踪”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与理解,认为只要内心安宁,就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86)

杨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 字:仲弘
  •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1271—1323

相关古诗词

送侯尊师归蜀

北上关河远,南归岁月赊。

飘飘携短剑,杳杳泛灵槎。

别岸秋涛掩,前山晓雾遮。

欲攀青桂树,先采白蘋花。

天道元无极,浮生即有涯。

举杯吞夜月,引袖拂晨霞。

独跨冲天鹤,能追赴壑蛇。

祗应投老去,长日炼丹砂。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

忆昔神禹奠九州,兹山会计功始休。

诸侯玉帛渺何许,但见万水从东流。

衣冠永闭阳明洞,夜闻鬼哭岩之幽。

珠宫贝阙号龙瑞,天造地设非人谋。

槎牙怪树冻不死,化作千丈苍玉虬。

丹洞呀然仙掌裂,翠峰巧矣蛾眉修。

梅梁飞去铁锁断,往往雷雨生灵湫。

轩辕缑神极秘怪,海上笙鹤时相投。

平生闭门读史讴,子乃探穴先吾游。

明当挟子期汗漫,题诗更在最上头。

不妨山水乐吾乐,岂有饥溺忧民忧。

故家乔木尚可求,有子有孙百世留。

卧横玉箫泛归舟,吹散万斛江南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古墙行

建炎白马南渡时,循王以身佩安危。

疏恩治第壮舆卫,缩板栽干由偏裨。

下锸江城但沙卤,往夷赤山取焦土。

帐前亲兵力如虎,一日连云兴百堵。

引锥试之铁石坚,长城在此势屹然。

上功幕府分金钱,欢声如雷动地传。

尔来瞬息逾百年,高崖为谷惊推迁。

华堂寂寞散文础,乔木惨淡栖寒烟。

我入荒园访遗古,所见惟存丈寻许。

废坏终嗟麋鹿游,飘零不记商羊舞。

王孙欲言泪如雨,为言王孙毋自苦。

子孙再世隳门户,英公尚及观房杜。

如君百不一二数,人生富贵当自取,况有长才文甚武。

公侯之后必复初,好把家声继其祖。

形式: 古风

题山石猿鸟图

万卷堆中昏欲睡,忽见画图醒我意。

眼前崖谷起嵯峨,便似著身游此地。

楩楠槠栎大百围,奔泉透石辟历飞。

玄猿孤峙憩美荫,下视白鸟娱清晖。

昔闻虞舜狩南岳,君子相随化猿鹤。

往时此辈犹尔为,慨想云林真可乐。

拔剑斫山山骨露,山鬼咿嘤安敢怒。

祇今踊跃归去来,莫愁无觅诛茅处。

形式: 古风